
暢銷作家麥可•路易士2018年出版了《第五風暴》(註),沒有他先前寫的《魔球》、《大賣空》(後改編成電影大賣座)那樣好賣,因為牽涉到政治,在當時川普執政下被有些人當成一本「反川普」的無稽之談而排斥,現在川普捲土重來,當年具有災難預測性質的《第五風暴》有重新捧讀的必要。
系統性風險
該書講述當年川普第一次擔任美國總統時浮現的系統性風險,如同書的副標題所指:「一個失控政府,一場全球災難」;所謂「第五風暴」並不屬於一般風險分析架構中的樣態,「是系統性的,幾乎無法(用風險分析)偵測的風險」。
美國政府運用的風險分析架構我略有心得,是因為我2009年7月底從台灣大學借調到行政院研考會擔任副主委,上任兩週就碰到莫拉克颱風,在高雄那瑪夏鄉造成走山,獻肚山深度崩塌,小林村一夜消失,被埋在河床之下;其他嚴重程度不一的災害也發生在全台各地。
我因專長於地質學,就被指派去督導一個研究國家災害風險的研究計畫。研究內容是辨認各類型風險,量化其嚴重程度與防範之道;方法是以橫軸為發生機率,縱軸為財物損失,將各風險投影在這個平面上。
四個象限災難
平面分成四個象限,第一象限的災難最為重要,因發生機率高,災損金額也高;第二象限的也很重要,但機率低,難以預測,不好掌握。第三現象機率低,災損小,幾乎可忽略不管。
麥可•路易士所討論的「第五風暴」無法在這種架構中呈現與分析,因為它是一種「計畫管理」性質的風險。作者路易士的文字很有畫面感,就像他之前成功的暢銷書,很容易能改編成電影劇本。他從川普競選時成立的「接收團隊」寫起,然後分別描述了能源部、農業部與商業部(管理氣候分析與預測)的狀況。
因為川普不尊重體制,瞎指揮,亂下令,依照其好惡任命沒有專業經驗的人士出任部長或其他高階主管,很多有經驗的前政務官與基層事務官被霸凌或免職,或成為事件的代罪羔羊。該書有好多為各部會的高低階官員鳴冤的案例,「無知有時候是好事,知識有時候是負擔」,寫得甚為悲憤。
外行領導內行
書中各章節的小標題有很好的提示作用,是引人閱讀的釣鉤,也是一針見血的批評。講到能源部,小標題「竟然找一個石油業說客來掌握能源部」/「我只想知道你們是誰,然後修理你」,可見一斑。
農業部:「七成預算在他手上,你卻從來不知道他的存在」/但是,川普任命了一個全無科學背景的主管」/「風災過後,手電筒該不該漲價?」
關於商業部:「這他媽的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是什麼東西/當氣象學碰上經濟行為學家/最後把你害死的往往是你作夢也想不到會發生的事」。
作者麥可•路易士畫龍點睛般,每每抓到問題的焦點,有劇情,有畫面,讓人有臨場感,不寒而慄。這本書是一個國家等級、世界規模的災難片腳本。而這個劇本在現今的真實世界中再度上演,正現場播映中,每天有新轉折,新高潮,眼看第五風暴即將來襲。
註:我讀的中文譯本由「早安財經文化」於2019年出版,25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