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區周遭交通不及格 綠委憂事故風險

呂翔禾 2025/02/10 12:23 點閱 454 次
民進黨立委林月琴10日與民團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更完善改善學區交通的配套工程。(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民進黨立委林月琴10日與民團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更完善改善學區交通的配套工程。(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學區交通改善經檢查都有諸多缺失,應該有更完整配套!」民進黨立委林月琴與靖娟兒童文教基金會等民團10日召開記者會宣布,經抽樣調查發現六都學區周圍交通改善都不合格,呼籲交通部與國土署更改觀念為「學區」,以進行更完整的交通改善。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則指出,校園周圍無障礙設施仍不足。

調查平均33.79分

靖娟兒童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許雅荏指出,經過六都學校抽樣調查發現,若以60分作為交通改善及格的標準,整體調查的平均分數為33.79分,許多學校都有施工圍籬遮擋、人行道中斷、告示不清楚、車道過寬、反應距離不足等問題,主要摘要有人行道環境不連續、人行空間品質差、車道過寬與預告設施難發現等缺點。

「『學區』交通改善不應該只有學校圍牆周圍!」林月琴表示,國土署已經投入近50億改善學區周圍交通,交通部也有4年400億的計畫,但目前看來改善交通只有追求「量」,並沒有完整配套,呼籲仿效日韓以「學區」進行交通改善,讓進入學區的小孩可以更安心的步行上學、培養正確交通概念。

增設無障礙空間

林月琴說,國高中的交通事故風險比國小還高,代表交通觀念要從小培養,長大才能減少更多意外發生。台灣安全駕駛監督聯盟理事長林美娜則呼籲地方政府,落實《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規範》有關人行道淨寬之規範,避免阻礙輪椅族順暢通行權,並請地方嚴格審查設計圖與竣工驗收時,邀請有經驗之無障礙實務者參與。

「無障礙通行設計非常不良,迫使障礙者只能走慢車道!」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副秘書長劉于濟建議政府,行人中還有視障者、聽障者、心智障礙者等等的族群,也應獲得適當的交通設施支持。林月琴說,少子化愈來愈嚴重,去年龍年出生人數卻創新低,交通事故又是兒少死亡主因,政府需更加積極改善學區周圍交通。

改善交通要整體配套

因此,民團共同提出三大訴求:步行空間不中斷:確保校地周圍與通學路之步行空間連續性;加強照明與能見度:加強通學區與行穿線的照明與能見度,提升兒童夜間的通行安全;專業意見要多元:在通學環境改善政策中納入民間交通安全專業團體的意見,從更多角度審視工程設計與規劃的不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