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虐兒少需正向組織 治療型照顧計畫奏效

呂翔禾 2024/11/19 12:16 點閱 12456 次
19日的兒少安置與自立學術研討會上,美國學者瑪莎以線上分享兒少照顧經驗。(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19日的兒少安置與自立學術研討會上,美國學者瑪莎以線上分享兒少照顧經驗。(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兒少脫離原生家庭惡劣環境後,機構照顧的正向組織文化很重要。」美國兒少學者瑪莎19日於研討會分享說,若要讓兒少在照顧機關安心、順利成長,需要有系統性的照顧計畫。她以CARE模式說明照顧機構如何運作,包括改變照顧思維、培養兒少社交能力、重視心理創傷與建立緊密照顧社群。

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19日舉行「同舟共濟迎向韌性世代:兒少安置與自立學術研討會」,邀請多位專家分享兒少安置政策與實務經驗。

提供安全避風港

康乃爾大學寄宿式兒童安置計畫總監瑪莎分享說,她目前在推動「治療型住宿照顧」,是透過系統性的計畫,針對有明確心理健康或行為需求的兒童與少年提供治療、社交、教育、支持與保護的安置模式。她說,希望藉此提供兒少安全避風港,不要經歷過去經歷過的壓力,還有新空間讓兒少成長。

她提醒說,若要讓兒少在照護機構感到安全,在訓練新技能、教育與照顧都需要有系統性的計畫建立照顧的SOP,讓兒少在學習階段中不會受到嚴厲的譴責,並保持學習動機,如果是無家兒少,很容易會有心理健康問題,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且有系統性的照顧也有助排除照顧時遇到的信任危機。

集體照顧可增加韌性

「集體照顧效能愈高,面對照顧挫折的堅持力會愈強,成就感也會增加!」瑪莎表示,目前正在推動CARE模型,希望能兼顧照顧者的實務經驗與兒童的互動,讓安置兒童原本不好的的生活能夠被改變。CARE模型重視6大面向關係參與、發展焦點、家庭參與、創傷知情、能力中心與生態導向。

「我們需要改變照顧思維!」瑪莎說,過去大家都想「這個人有什麼問題?」,但更應該強調的是「這個人身上發生什麼事情?」,照顧過程中也要重視兒童過去的心理創傷,非強制性、安全的環境對於兒童感到安全,並學習對壓力情況的新反應至關重要。

重視數據統計

瑪莎也提到,雖然照顧過程要脫離原生家庭的困境,但在照顧過程中也還是要培養家庭參與,還有培養問題解決、彈性、批判思考、情緒調節、社交與自我效能等必須生活機能,等到成長到一定階段,也要訓練與環境互動、進而自主學習的能力。

「有安置兒少曾分享說,在寄養家庭的情感強度讓其不舒服,」瑪莎說,該個案反而在機構照顧中感覺更舒服,因可按照自己步調探索與各種成年人的連結。因此她建議機構需保持正向與支持的組織文化,提供照顧者應對複雜需求與行為的能力,並使用數據作決策,還要建立緊密合作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