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政府的反毒政策,在學術與實務的結合上仍有落差,盼多借鏡實務經驗!」晨曦會總幹事劉民和27日於研討會受訪時表示,目前看來政府的反毒政策還在摸索,盼能更積極整合雙方的意見。他也分享說,以傳福音戒毒其實是高投資、高成就,也希望戒毒成功者「回頭之後堅固弟兄」,擴大反毒與戒毒力量。
新北市基督教晨曦會、全方位恩典社會福利基金會25日舉辦「戒毒、反毒到防毒全方位論壇」,邀請專家與實務工作者分享戒毒、反毒到防毒的學理與實務經驗。
福音戒毒高成就
劉民和表示,一般而言戒毒工作是「厭惡性行業」,普遍都認為是「高投資、低成就」,投資了大量金錢、精力與人力,但獲得的成就很少,很多人不喜歡也不願意做,但若是福音戒毒,信心領受後改變人生,棄暗投明,回頭之後堅固弟兄,其實是「高投資、高成就」,因為「救了一個人的靈魂,其實就是救了一家人。」
他強調,一個人吸毒、全家痛苦,社會成本很高,但一個人戒毒,家庭就幸福,還能增加社會資源,成功戒毒者還能幫助別人戒毒。但劉民和提醒,福音戒毒光只有心沒有用,在如此末世,人們只討論吸毒的誘因,例如環境、親子、朋友、法律與教育,但沒有探究「原因」,而真正的原因是「人有罪」。
反毒是生命議題
「因此反毒不只是生物、教育與家庭問題,還是生命改變的問題!」劉民和指出,福音戒毒同仁若不了解生命的源頭,如何與戒毒者談生命議題?他認為,吸毒就是生命出了問題,人不聽上帝的話,卻又想要達到上帝創造人的目的,讓我們認識祂,在生命中榮耀祂,因此而犯罪,產生了很多主義,還有大麻合法化等,「喜歡什麼就幹什麼。」
劉民和提醒說,但「我就是我」的這種想法是神專用的,人類拿去就變成自我膨脹,很多吸毒者也認為吸毒可以讓眼睛明亮、辨別是非就如此誤入歧途。因此他希望福音戒毒要有神學認知,找出人有罪的原因,戒毒其實就是除罪化的工程。
用禱告與愛戒毒
「吸毒會死,但戒毒再痛苦都不會死!」劉民和此言一出讓全場笑了出來,他分享說,雖然現在毒品變得更多樣,安非他命還容易造成精神分裂,戒毒時身體會非常痛苦,但禱告還是最有效的方式,曾經他在外面跟人打架,他的母親就替他禱告,說不要報復人家,恨不能解決恨,「愛才能解決問題,」讓他很感動。
被問到論壇有什麼成果?劉民和表示,此次他能看到無論是否為基督徒、教會或個人單位,還有有沒有吸毒經驗,很多人都非常願意投入戒毒與反毒的工作,能讓福音戒毒的異象產生共同的方向感。另外,許多沒有經驗的人也願意投入學習,並分享經驗,讓他很感動。
要更整合實務與學術
針對政府反毒政策跟法令上的建議,劉民和則認為,政策要有配套,若配套不夠,執行起來並不容易,台灣的反毒、防毒與戒毒政策似乎還在摸索階段,在學術專業與實務經驗的結合上還有點缺乏,盼未來的政策能協助這兩者更融合。他也提醒,福音戒毒對政府的依賴不會太重,否則容易因為政策改變就沒有效果。
父母親家長跟老師該如何幫助孩子遠離毒品,一旦發現還是吸毒,應該做怎樣的處置?劉民和強調,父母幫助小孩最重要的是建立榜樣,他接受很多個案都是說父母也吸毒,沒有好榜樣。至於老師與父母若有發現小孩吸毒,應該立刻轉介給專業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