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氣候目標嚴重落後 調適行動更迫切

醒報編輯部 2024/09/26 18:07 點閱 1425 次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在本月18日發布了最新版的《團結在科學之中》年度報告,概述了氣候、水文及環境相關科學的最新進展,同時強調氣候變化和災害性天氣的影響正朝更壞的方向演進,對人類福祉及地球生態構成了嚴重威脅,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密切結合對因應氣候變化極為重要。

排放差距大 地表升溫快速

報告指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20年新冠疫情後,接連二年增加,2022年達到了574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新高值;不論是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亞氮在大氣層的濃度也續創新高,顯示全球的減碳工作至今完全沒有進展。

依據「巴黎氣候協定」,要將全球升溫控制在2°C或1.5°C(以工業革命時期為基準)以下,2030年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必須比2015年的排放量分別減少28%和42%;然而在當前各國的減碳政策下,預計到203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還會比2015年提高3%。從最樂觀的角度看,只有在各國有條件的自主減碳和2050年淨零碳排的承諾都完全實現的情況下,地表升溫才會勉強被維持在2°C,而將升溫控制在1.5°C以內,已經來不及了。

因此,地表的溫度還會持續攀升,就在未來五年裡,至少會有一年的均溫會超過1.5°C的門檻,預計本世紀中以前會邁過2°C,到本世紀末全球升溫將會在3°C左右,這是對「巴黎氣候協定」注定失敗的沉痛輓歌。

強化人工智慧和觀測技術

該報告也指出了一些正面的發展,特別是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技術都在飛速發展,以及空中觀測儀器的長足進步,使天氣預報的速度更快、成本更低、也更容易產製天氣系統變化的模型;可惜的是,這些新技術還不能應用在與海洋、陸地、冰雪圈、和碳循環等較複雜的區域,有待科學界繼續努力。

高解析度和高頻率的地球觀測系統對於有效的天氣預報、氣候預測和環境監測至關重要。然而在精確測量關鍵的海洋、大氣、懸浮微粒、水文變化,以及冰雪圈等領域方面,目前的觀測工具仍然存在空間及季節性的差距,需要持續的精進與強化。

更重要的是,所有這些收集的珍貴數據,都是屬於全體人類的公共財,應該進一步提高透明度,統一規格,建立容易取得的數據的平台,制定負責任使用的標準程序,這對推動強有力的全球治理非常重要。

推動跨領域的合作

當前氣候暖化的衝擊日益凶險,面對減少極端天氣的災害和全球性永續發展等極為複雜的挑戰,不能僅靠單一學科的知識來因應,我們需要構築一種跨領域的合作,將科學家、政策制定者、從業人員、和民間社會人士(包括當地社區和原住民部落)等不同利益方彙聚在一起,共同制定適合當地情況的解決方案,創造共贏的局面。

以我們臺灣來說,我們不但需要採取緊急的減碳行動,也需要採取強效的氣候調適行動。以減碳工作而言,政府已經有了「氣候變遷因應法」,2050年達成碳中和的目標是法定的要求,我們只有盡力而行,沒有退路。

但是考量目前暖化的快速升幅,以及本世紀末會上升到3°C的前景,現有的因應策略都遠遠不足。我們對於調適行動的因應目標應該以升溫3°C的衝擊為主,不能抱殘守缺,不論任何方面都需要大幅強化。

就以不停高漲的海平面而言,在2°C及3°C暖化幅度的挑戰就完全不同,因應的策略當然也要隨之調整。我們真是需要採取緊迫而積極的行動,一方面降低極端災害的風險,另一方面維持國家的永續發展;這些調適措施需要政府、企業和民眾共同的努力,才能有效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艱鉅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