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異常氣候天災 政府需重訂防災標準

醒報編輯部 2024/07/31 16:18 點閱 2505 次

這次的凱米颱風暴雨對台灣東部跟南部造成重創。至目前為止,東部的鐵路交通依然無法全線搶通,同時遠遠超過預估的驚人雨勢,則是讓高雄這樣的大城市變成水鄉澤國,不只是原先的滯洪池通通被灌滿,還造成大面積的停電停水,甚至有些地下的大型停車場因為抽水機不足,都還沒有辦法完全抽乾積水,使得裡面的數百台車輛未能及時被拖吊出來。

這種因異常氣候造成的天災,未來恐怕會是常態,除了應對天災還要應對後續的影響。

人禍要先排除

台灣要面對的不只是天災,還要應付彼此攻訐的政治人物。在這次風災中,政治人物的表現其實都算是機動,像是台中市長盧秀燕快馬加鞭,幾乎是飛到美國一落地不久,就馬上兼程返台,就為了坐鎮支援。另外包括高雄市長陳其邁等幾個這次重災區的縣市首長,都是全程指揮應變。

另外像是立委黃捷等人也被點名批判,颱風時節不在國內,這點似乎也有點強人所難。(然而欺騙或躲閃也非正道)因為立院八月中就有臨時會,七月底才剛剛休會,因此這段時間排定出國實為正常。而且立委或議員都是監督性質,防雨防災主要還是要看行政機構,如果民代過度干預救災,反而可能見樹不見林,影響整體救災規劃。過度強調民代的角色,恐怕不是真的要為災民發聲,而是要藉此來進行政治鬥爭。

天災標準要重訂

把情緒跟政黨放一旁,對颱風天災實應客觀的重訂防災標準。高雄有25座的滯洪池,這次大概承受了五百萬噸的雨水,但是還是擋不住。因為這次的降雨十分誇張,以防災標準來說,過去是以全線區域排水可通過10年重現期洪水與達25年重現期洪水不溢堤的保護標準。但是凱米颱風在高雄部份山區記錄到單日降雨超過1300毫米,超過莫拉克颱風時紀錄;在愛河流域也超過50年重現期,所以淹水是必然。

其實異常氣候帶來的雨勢早已預知,像是七月初,台北市也連續下了幾場大雨,也造成多處嚴重淹水。也是因為短期強降雨,水勢超過下水道保護標準,現在短時強降雨超過全市78.8毫米的容受力根本不夠。台北市長蔣萬安也投入數十億,準備讓容受力達到88.8毫米,但是如果按照這次颱風,恐怕也是不夠。

如何讓排水設施承受異常氣候的驚人雨量,標準恐怕都要大幅放寬,這也得需要更多財政跟人力的支持。這需要中央跟地方攜手合作,不然以鄰為壑,恐怕會造成不同區域間更大的緊張。

雨勢相關的災禍

除了暴雨直接造成的淹水之外,凱米颱風也讓東部的交通柔腸寸斷,也讓東部的交通問題再度浮上檯面。國民黨提出的「花東三法」,要求興建環島高鐵、打通中央山脈延伸國道六號到花蓮,以及打造花東快速公路。交通部也準備以20年時間,投入3000億元改善花東鐵公路網。

預計三年後,鐵路的運量可以提升一倍,從兩萬人到四萬人。但是暴雨讓人看到的鐵路沿線落石、路基流失造成鐵路中斷,就算有擋牆及電子圍籬都無法完全確保不會有意外,這恐怕才是雨勢造成的連帶損失。

面對天災,人類必須謙卑。天災不會辨別受災戶的黨籍或是認同,台灣各政黨必須要同心合意,不然面對日益嚴重的天災,若無法超前部屬,只能任由其宰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