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改革戰線延長 大法官釋憲有爭議

簡嘉佑 2024/06/23 16:34 點閱 1381 次
圖為司法院司法大廈4樓憲法法庭內部。總統府、行政院、立法院民進黨團、監察院都可能聲請國會改革修法釋憲。(Photo on WikiCommons)
圖為司法院司法大廈4樓憲法法庭內部。總統府、行政院、立法院民進黨團、監察院都可能聲請國會改革修法釋憲。(Photo on WikiCommons)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釋憲案大戰即將上場,在立法院否決國會改革修法覆議案後,民進黨的總統府、行政院、立法院黨團、監察院都在規劃聲請大法官釋憲,並希望大法官宣布暫時處分,將法案暫停6個月。國民黨立委指出,目前的15位大法官都由民進黨提名,呼籲大法官不應當民進黨的看門狗,擔心釋憲結果倒向民進黨。

釋憲四箭齊發

《憲法訴訟法》規定,只要在行使職權上,產生適用《憲法》疑義,中央或地方機關可以向大法官聲請《憲法》解釋。總統府方面,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指出,「總統也會在收到咨文後,審慎評估是否聲請釋憲」,當法案的審議程序及修正條文內容社會有疑慮時,總統會以國家發展與民主價值全盤並審慎考量。

在行政院與監察院部分,行政院長卓榮泰指出,在法律生效後,會採取憲政救濟手段,也會透過多元手段說明釋憲理由。監察院也曾聲明強調,國會改革法案未能繫諸於憲法與大法官歷次解釋劃定並允許之框架,程序也未臻完備,已涉違反權力分立。

目前民進黨立委共51席,遠超過聲請釋憲「立法委員現有總額四分之一」的條件,民進黨總召柯建銘表示,黨團一定會在最快時間提出釋憲,但要等總統公告該法生效三天後。

暫時處分有難度

《憲法訴訟法》規定,只要有總額三分之二以上的大法官參與評議且過半數同意,就可裁定暫時處分,期限最長可達6個月。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蘇子喬曾指出,暫時處分的狀況不常發生,尤其上次《戶籍法》換發身分證的規定曾出現不少爭議。

針對暫時處分的可能性,國民黨立委羅智強表示,這一屆的大法官全都由民進黨提名最極端的狀態就是,祭出暫時處分,把這個國會改革法案的效力凍結,這樣子的話是對民主憲政的重大危機,等於「立法院被總統賴清德以及民進黨倚靠的大法官們直接宣布廢除了」。

國民黨立委吳宗憲則指出,國會改革法案完全不符合暫時處分的要件,暫時處分必須要有急迫性的需求,例如之前身分證是否按捺指紋的問題,如果當時大法官沒有暫時處分,那政府就會開始採集人民的指紋,損害是無法回復的。


”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