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成3民眾反廢死 認大法官應考量民意

簡嘉佑 2024/06/20 12:29 點閱 1983 次
中華人權協會與台灣審議民主協會20日公布最新民調顯示,超過八成民眾不支持廢死。(Photo by 簡嘉佑/台灣醒報)
中華人權協會與台灣審議民主協會20日公布最新民調顯示,超過八成民眾不支持廢死。(Photo by 簡嘉佑/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高達八成三的民眾不贊成廢除死刑!」由中華人權協會與台灣審議民主協會20日公布最新民調顯示,有八成八的民眾認為,就算國家宣判廢死,也不應溯及既往,「已經被判死刑的罪犯應該依法執行死刑」。前大法官蘇永欽指出,大法官不應只靠邏輯或憲法原則來宣告違憲與否,更應綜合社會意見做判斷。

8成民眾支持死刑

本次「死刑存廢 全民參與」的大型民調從5月20日開始,進行到6月10日,共完成 3003 份有效樣本。中華人權協會理事長、前政務委員高思博公布民調說,約七成三的民眾同意死刑有嚇阻重大犯罪的作用,而有二成三的民眾認為死刑不見得可以嚇阻重大犯罪。

此外,調查也顯示,87%的民眾認為美國、日本等國家都還維持死刑,我國仍然維持死刑,並沒有違反國際潮流;更有約76%的民眾認為「廢除死刑應該由公民投票或立法院制訂法律來決定」,僅17%民眾認為「應該由大法官決定」。

違憲需參考民意

蘇永欽指出,在四月死刑辯論庭言詞辯論時,就有大法官提到,若多數民意贊成或反對死刑,是否應影響到大法官違憲的審判?意味著司法違憲審查可能與多數決的制度產生對抗。

他強調,對大法官而言,僅用表面邏輯或憲法原則來宣告法律違憲,已經愈來愈沒有說服力,所以大法官在綜合判斷社會意見後,如果要宣布多數民意違憲,就需要有強有力的理由來說明該法律不合時宜。

蘇永欽舉「同婚」為例說,當時大多數民意反對同婚,但基於法理原則,觀察到社會上特定族群的處境與生活待遇,與正常人不同,屬於孤立隔絕的少數,所以更應在法律上給予保障的話,否則就會違反憲法的精神。

存廢之間有配套

高思博則說,支持死刑與廢除死刑之間不是完全對立的概念,而更像一個光譜,除了提倡廢除死刑的人提出配套改革之外,支持死刑存在的人可能也支持部分的改革措施,更有不少中間的立場,盼透過公民會議的討論,找出其中的各式可能性。

律師許文彬以自身為例說,他個人支持死刑存在,但死刑罪名的範圍可以縮小,縮小到僅限於故意殺人,才有判處死刑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