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18日每日甘泉-一起讀新約(馬可福音三章13節到19節)

林意玲 2024/06/17 03:41 點閱 102 次

六月18日

讀經:馬可福音三章13節到19節

主題:選召門徒

13耶穌上了山,隨自己的意思叫人來;他們便來到他那裡。
14他就設立十二個人,要他們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們去傳道,
15並給他們權柄趕鬼。
16這十二個人有西門(耶穌又給他起名叫彼得),
17還有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又給這個兩人起名叫半尼其,就是雷子的意思),
18又有安得烈、腓力、巴多羅買、馬太、多馬、亞勒腓的兒子雅各、和達太,並奮銳黨的西門;
19還有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

內容重點:12門徒名不見經傳,各有軟弱,卻足堪主用。

大綱:
一、12門徒的幾個版本對照。
二、12門徒的個性與事蹟。
三、門徒被選召的任務。

12門徒的馬太福音10:2-4的版本
西門(又稱彼得)、安得烈(彼得的兄弟)、雅各(西庇太的兒子)、約翰(雅各的兄弟)、腓力、
巴多羅買、多馬、馬太(稅吏)、雅各(亞勒腓的兒子)、達太、西門(奮銳黨人)、猶大(加略人,出賣耶穌者)
馬可福音3:16-19的版本與馬太福音相同,只是次序略有不同。
路加福音6:14-16的版本
西門(又稱彼得)、安得烈(彼得的兄弟)、雅各、約翰、腓力、巴多羅買、多馬、馬太、雅各(亞勒腓的兒子)、猶大(雅各的兒子或兄弟)、西門(奮銳黨人)、猶大(加略人,出賣耶穌者)
路加沒有提到"達太",而是提到"雅各的兒子猶大"

每位門徒的主要事蹟,概括如下:
彼得(西門):最初的門徒之一,三次不認主後痛改前非,成為教會柱石,最終在羅馬被釘十字架殉道。
安得烈:彼得的兄弟,最早跟隨耶穌的門徒之一,被釘在X形十字架上殉道。
雅各(西庇太的兒子):與約翰被稱為"雷子",最先殉道的使徒。
約翰:與雅各是最親密的三位門徒之一,是最後一位過世的使徒。
腓力:介紹拿但業認識耶穌,曾詢問耶穌關於見到父的問題。
巴多羅買(拿但業):一個不懷詭詐的以色列人,被認為以最殘酷的方式殉道。
多馬:因對耶穌復活存疑而被稱為"多疑的多馬",後來堅定信仰。
馬太(稅吏):原是稅吏,蒙召後撰寫了《馬太福音》。
雅各(亞勒腓的兒子):被稱為"小雅各",默默無聞,最終被鋸死殉道。
達太(猶大):也稱"雅各的兄弟猶大",熱心愛國者。
西門(奮銳黨人):原是激進的奮銳黨成員,後來成為門徒。
猶大(加略人):出賣耶穌的那位門徒,最終自殺身亡。

耶穌選擇這十二個門徒的主要原因如下:
1.上帝的旨意,耶穌挑選十二門徒是出於上帝的旨意和計劃。路加福音6:12-13記載耶穌"整夜祈禱上帝"後才挑選了十二個使徒,可見這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決定。
常與主同在,受教導
馬可福音3:14說耶穌"設立十二個人,要常與他同在,也要差遣他們去傳道"。耶穌要親自教導這些門徒,使他們成為傳福音的工人。
2.展現上帝的恩典
十二門徒都是平凡的人,有缺陷和軟弱,例如彼得三次不認主,多馬多疑等。但耶穌仍然揀選了他們,展現了上帝廣博的恩典和憐憫。
3.代表不同背景
十二門徒來自不同的背景和職業,如漁夫、稅吏等,代表了不同階層的人。這體現了福音是普世的,沒有階級和身份的區別。
4.作見證的使者
耶穌差遣十二門徒"兩個兩個地出去",目的是要他們作見證,傳揚福音的信息。
因此,耶穌選擇十二門徒不僅是為了教導他們,更重要的是要他們成為福音的見證人和使者,將福音傳遍世界各地。這是上帝的旨意和計劃,也體現了上帝對普世人類的恩典。

雅各和約翰名叫「雷子」,可見他們的血氣有多重;但末了他們成為何等溫柔可親的人,這證明基督救恩的無限能力。

啟示:願主選召我,做祂差派的工作。
好主人揀選、磨練員工
我們軟弱祂早知

癌症姊妹的見證,激勵的詩歌
主祢永遠與我同在
https://reurl.cc/nN49Od

危難臨到我信靠祢
深知祢必領我度過
祢信實為我堅持到最後
當暴風雨向我靠近
有祢同在我不致畏懼
祢是我的牧者 我所依靠
每個夜 每一天
我知祢永遠在身邊
主祢永遠與我同在
在祢裡面沒有改變
祢的堅定 從昨日 到今日 一直到永遠

為國家禱告之三—為立法委員(傾聽民意、勇敢質詢、動口不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