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停看聽) 給教育部長的忠言

張瑞雄 2024/05/15 15:37 點閱 1383 次
冀望520新任教育部團隊能樹立務實、開明、有遠見的施政理念。(中央社)
冀望520新任教育部團隊能樹立務實、開明、有遠見的施政理念。(中央社)

教育部長潘文忠將於520卸任,結束長達2600天的任期。全教總指出,潘文忠任內有「一錯、三拖、六沒有」,教學現場能感受到老師的熱忱則大受打擊,因為他們「少了一個能力挺老師的教育部長」。

教師專業遭質疑

近年台灣教育確實面臨不少挑戰和困境,教育部在處理這些問題時表現得力有未逮,造成與教師群體的嫌隙加深。

首先是在教師專業遭質疑的問題上,教育部為杜絕「師師相護」的情況,竟在解聘教師的調查小組排除校內成員,這不啻是對學校專業的全面否定,任何外部人員都難以完全了解校園生態,恐怕會造成裁決失衡。

其次是教師的管教權遭到過度限縮,在校園事件頻傳的情況下,教育部似乎過於偏向學生和家長,要求學校須嚴格約束師生互動,卻未能給予教師應有的權力來維持課堂紀律,造成矛盾困境。國三生割頸案後,更要求學校檢查學生隨身物品,卻未考慮這樣做可能衍生的法律風險,凸顯決策者與第一線教學環境脫節。

教改步履維艱

再者是教改步履維艱,108課綱遭質疑不夠公開溝通,也缺乏應有的教學人力配置。特殊教育生的權益也未獲完善保障。其他如校園安全、行政加給、代理教師權益等問題,教育部亦未能有積極作為,可見缺乏前瞻思維和包容性,常流於權宜之計,難以獲得教師們的信任與支持。

有鑑於此,冀望520新任教育部團隊能樹立務實、開明、有遠見的施政理念,包括:

七個建議

  1. 修復與教師的互信關係
    正視並承認過去決策的缺失,主動與教師會、校長團體等單位對話,虛心檢討政策制定的缺陷,努力彌補師生關係的裂痕,不應再將教師視為對立面,而是重要的教育夥伴。

  2. 賦予教師適度的管教權力
    在維護校園紀律的同時,也須讓教師有適當的管教權力。可參考國外模式,制定明確而合理的管教規範,除訂定不當管教的禁令外,也應授權師長在一定範圍內進行適當管教,同時加強培訓課程,協助教師掌握因材施教和溝通說理的技巧。

  3. 課程改革須廣納意見、審慎規劃
    未來如有重大課程調整,決策過程中應更加透明公開,積極吸納教師、家長、學者等多方意見,適度放慢腳步以獲得社會認同。同時編足應有的員額,避免新政策無法執行。

  4. 提供完善的校園危機處理機制
    針對校園暴力、自傷自殺等事件,制定標準作業流程及處置準則,建立校園危機管理和心理輔導的專業團隊,除事後有效處理,更重要的是加強事先預防教育。

  5. 持續促進性平和特教權益保障
    教育資源應公平分配,確保性別平等無歧視,並讓特殊教育生獲得適性的輔導與考試協助。除法規政策外,更要加強宣導工作,消除偏見,培養全體教師的同理心。

開放、理性的討論

  1. 合理調整教師行政支援義務
    檢視目前課程、行政要求是否過分加重教師負擔,造成教學衝擊。適度簡化不當繁文縟節,調整不合理的行政義務。對必要的非教學工作,應投入足夠行政人力協助分擔。

  2. 改善教師薪資、編制和工作環境
    研議教師薪資、加給和考績晉級的合理調整,使報酬待遇與專業程度實質相當。擴增教師編制,充實校園人力,同時改善老舊校園硬體設備,提供教師優質工作環境。

教育政策的制定不應只聽單一聲音,而是透過開放、理性的討論,在各方利益之間尋求平衡。新政府應以更包容、人性化的高度重視教育,恪守專業自主原則,給予教師足夠信任和資源,方能提振教育士氣,帶動整體發展。唯有教育好,國家才有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