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臺灣的地震風險 需慎因應

醒報編輯部 2024/05/05 11:04 點閱 1298 次
從四月三日花蓮近海發生規模7.2的強烈地震後,至今已逾一月,期間共有1300多次的餘震,提醒了政府與民間對地震災難的防範。(中央社)
從四月三日花蓮近海發生規模7.2的強烈地震後,至今已逾一月,期間共有1300多次的餘震,提醒了政府與民間對地震災難的防範。(中央社)

從四月三日花蓮近海發生規模7.2的強烈地震後,至今已逾一月,期間共有1300多次的餘震(包含規模5以上66個),總共釋放的能量超過43個廣島型核彈,可以說是自1999年9月21日在臺灣南投集集發生了規模7.3的強烈地震後,再一次經歷了地動天搖的場景,不但重創了花蓮地區,橋斷路毀、通信中斷、震央附近受損及倒榻的房舍數十棟,奪走了近二十人的性命,也提醒了政府與民間對地震災難的防範,還有應對不足以及身居危地的風險。

花蓮強震重創東部

行政院已提出「0403震災復原重建方案」,預計投入新台幣285.5億元經費,推動災後重建及產業振興,並且成立「危老重建輔導團及花蓮重建辦公室」,提供全方位的協助和服務,希望凝聚公私的力量,陪伴當地民眾重新出發,協助花蓮邁向振興的道路。

地震是每個臺灣人成長過程中十分熟悉的經歷,隨著地球均溫節節上升,地殼能量不斷累加,二十年來全球地震的規模及頻率都在提升,位在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衝撞邊界的臺灣,當然要面對日益頻繁的地震威脅。

暖化增高地震頻率

受到兩大板塊日日擠壓的背景環境下,自2009年以來,臺灣每年都需要透過6百多個有感地震來紓解累積的能量,其中包括約4個規模6以上的強震;因為1個規模6.0的地震,相當於32個規模5.0的小型地震,其釋放的能量約有半顆廣島型核彈,因此規模大於6的地震才是紓解板塊擠壓能量最有效的方式。

然而檢視地震的觀測數據,臺灣西部潛在的強震風險正在提升。自2000年至今,臺灣及周邊地區已經發生了33個規模6以上的強烈地震(包括這次的花蓮地震),其中絕大部分(73%)都在東部,西部地區僅有9個,並且只出現在2016年二月以前。換句話說,臺灣地震能量的紓解本來就有東多西少的失衡現象,2016年以後更是嚴重。

西部強震風險已升高

如今花蓮發生了規模7.2強震,對於釋放多年來累積在東部地區的能量大有助益,然而臺灣西部多年來累積的能量還沒有適當紓解,發生大地震的風險仍然存在;西部人口密集,重要產業林立,又有縱貫全島的交通大動脈,一旦發生規模7以上強震的衝擊非同小可,如1906年嘉義梅山地震 (規模7.1)、1935年新竹台中地震 (規模7.1)、1999年集集地震 (規模7.3)都造成重大損害,我們一定不能掉以輕心。

在所有自然災害中,唯有地震是目前科技無法事前察知,只能地震發生後發布速報,因此需要絕不鬆懈的時時做好準備,特別是位於活動斷層分布的地區,更是高風險所在。臺灣地震科學中心已經將36個活動斷層的孕震機率圖公布,其中北部地區的台北山腳斷層、苗栗三義斷層、中部的彰化斷層、嘉義前緣構造、南部的潮州斷層等都是有發生規模7以上強烈地震的可能,我們需要格外當心。

地震防災因應要強化

針對臺灣會發生大地震的高風險,以及都會區的高致災潛勢,中央研究院已經於2015年提出「大規模地震災害防治策略建議書」,以「老屋不倒」、「生命確保」、「機能不停」作為地震防災工作的總體目標,進而提出「提升老舊建物整體耐震能力」、「強震即時警報系統之整合與應用」、「強化大量收容、疏散避難及返家支援」、「提升政府與企業持續運作之能力」、「地動及其衝擊損失之評估與模擬」及「災害防救認知、學習推廣與實地演練」六大具體策略建議,著重於短期內可達成目標、具可行性的減災與應變對策,政府相關單位可以參酌推動。

這次花蓮的強震,再次提醒我們臺灣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許多住宅區、學校及維生基礎設施都呈現老化與抗震能力嚴重不足的情形,需要盡速改善。希望政府能夠劍及履及,強化與民眾整體的防救災意識與實際行動,以降低大規模地震所造成的衝擊與損失,並加速災後復原的重建速度,以免下個強震一來,又重複發生花蓮地震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