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綜合報導】如果求職超過1個月沒回覆,有可能碰到「幽靈職缺」!專家指出,雖然就業市場緊繃,但雇主為了顯示公司還在成長,並安撫內部過勞員工,會刊登「幽靈職缺」,讓求職者誤以為就業市場有高需求。專家擔心,這種幽靈職缺恐耗損求職者耐心、加長待業時間,不利社會安寧。
假裝公司在成長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近日有針對千位雇主的調查顯示,約有7成的職缺會在求職網閒置超過1個月、10%甚至會超過半年才會更新。這可能是因為就業市場緊繃,但公司仍希望掌握相關人才流向,因此選擇長期不更新職缺,卻恐導致待業的狀況更嚴重。
被問到懸掛幽靈職缺的理由,40%雇主指出,是希望給外界公司還在成長的形象,有34%更表示只是為了要安撫公司內的員工。此外,雖然數位科技發達,理論上會讓更多人求職、勞資之間的資訊也更加對稱,但2023有美國調查顯示,平均每個職缺的雇用率仍低於0.5,代表一半以上的職缺無法找到員工。
期待落空感覺差
求職公司「絕佳履歷」資深業務總監史考特指出,據估計,求職社交軟體Linkedin在美國有超過170萬個幽靈職缺,在英國則有3分之1的職缺是幽靈職缺。分析認為原因相當複雜,有些公司可能已經招到人,但並未將該職位撤下,但也有很多是雖然有職缺,但公司因各種條件而無法招人而導致。
不過也有求職者受訪時說,剛開始是海投履歷,但因為幽靈職缺很久不回,反而讓她可以更聚焦自己適合的工作區位在哪。但《富比世》提到,在就業市場緊繃,大量「幽靈職缺」出現下,最終苦的還是找工作的勞工,不只降低求職意願,還讓心理因為長時間等待、然後又落空,容易產生負面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