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旭岑談音樂》那些存在你我之間的靜默之聲

蕭旭岑 2024/03/07 18:04 點閱 2297 次
《靜默之聲》以蕭士塔高維契十五首弦樂四重奏為框架,書寫作曲家生涯的傳記,相當值得愛樂人細讀。(啟明出版,朱得嘉先生翻譯)
《靜默之聲》以蕭士塔高維契十五首弦樂四重奏為框架,書寫作曲家生涯的傳記,相當值得愛樂人細讀。(啟明出版,朱得嘉先生翻譯)

最近有一本難得的古典音樂好書《靜默之聲》翻譯出版,那是由美國文學雜誌編輯溫蒂・蕾瑟(Wendy Lesser)所寫,關於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俄國作曲家蕭斯塔高維契(Dmitri Shostakovich, 1906-1975),以他十五首弦樂四重奏為框架撰寫的作曲家傳記。

蕭士塔高維契終生在音樂與政治的拉扯下,創作了偉岸非凡的傑作,包括十五首交響曲與十五首弦樂四重奏。他在蘇聯政權中曾得過不少榮譽,也曾與官僚有所衝撞而兩度遭蘇共譴責,作品一度被禁止演出。1936年甚至因歌劇《穆森斯克郡的馬克白夫人》觸怒史達林,還差點惹上殺身之禍。

艱難的平衡

在史達林政權的恐怖年代,蕭士塔高維契展現出極為艱難的平衡。他有妥協,也有堅持,在政治高度壓迫與創作自由之間,寫出震動人心的音樂,光以此點,我個人認為比起離開鐵幕投奔自由的作曲家,更加艱辛非凡,更為了不起。

我第一次被蕭士塔高維契的音樂「電」到,就是他的弦樂四重奏現場演出。二十五年前,艾默森弦樂四重奏訪台,曲目中有一首蕭士塔高維契第三號弦樂四重奏(編號73),一開場的聲音,弦樂輕巧演奏出一段節奏奇突,古怪卻動聽的弦律,我第一時間就被深深吸引,一直專注聆聽到最後一個音結束。

這首弦樂四重奏題獻給首演者「貝多芬四重奏」,指揮家巴夏後來改編為室內樂交響曲(73a),由弦樂團、木管樂器、豎琴及鋼片琴演奏。溫蒂・蕾瑟在書中詳細介紹了此曲的創作過程,她說:「這首繁複、充滿野心,五個樂章的弦樂四重奏,一直是蕭士塔高維契最曖昧不明,也最神秘的室內樂作品之一。」

最後靜謐的聲譽

就是二十五年前的奇特經驗,日後有朋友問我如何開始聽蕭士塔高維契的音樂,我不會推薦知名的第五號交響曲或第七號交響曲(當然更不能推薦後來被用在庫柏力克電影《大開眼戒》的《第二號爵士組曲》之〈第二號圓舞曲〉,那會引起嚴重誤解),而是選擇這首第三號弦樂四重奏。

對我而言,這首第三號弦樂四重奏就是標準的「蕭士塔高維契之聲」:卓爾不凡的弦律,冷峻、壓抑的音樂迫力,極端的對比衝突,有毛骨悚然的甜美,也有最後靜謐的內省聲響。

那有著一種蕭士塔高維契獨有的「靜默」,如同溫蒂・蕾瑟這本書的書名,她說:「蕭士塔高維契懂得在他的音樂保持靜默,正是透過那些靜默,我們才能聽到他說話。」後世認為最能代表蕭士塔高維契內心世界的是他的弦樂四重奏,蕭氏遺孀稱這些作品是「他靈魂故事的日記」,聽完這首曲子,定能完全體會。

音樂簽名有代表性

當然,推薦蕭士塔高維契的「初體驗」,是艱難的工作,傑出的國內樂評家焦元溥推薦第八號弦樂四重奏,也是非常好的選擇。這是蕭氏十五首弦樂四重奏最知名的一首,還有著名的「DSCH動機」(作曲家以自己的姓名引伸出來的一個音樂動機,後世認為是蕭士塔高維契的「音樂簽名」),也非常有代表性。

《靜默之聲》是認識蕭士塔高維契的好書,譯者朱得嘉醫師是國內知名的愛樂人,他幾乎是在看診空檔用手機翻譯而成,令人非常欽佩。附帶一提,要介紹此書時,發現過去互動不錯的朱醫師在臉書上把我封鎖了,我猜測應該是政治的原因,想起蕭士塔高維契一生在音樂與政治之間的掙扎,更讓我深有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