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加工食品易致病 專家籲加警告標示

簡嘉佑 2024/02/29 15:31 點閱 4445 次
「超加工食品」指的是,除了鹽、糖及油等調味料之外,還加入如香料、人造色素或穩定劑等其他烹飪物質的食品。(Photo on Pexels)
「超加工食品」指的是,除了鹽、糖及油等調味料之外,還加入如香料、人造色素或穩定劑等其他烹飪物質的食品。(Photo on Pexels)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綜合報導】超加工食品已成為萬病之源!研究針對1000萬人資料進行綜合分析發現,超加工食品與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與早逝息息相關。專家指出,在美國,超過7成的食物都是超加工食品,建議政府應新增商品的警告標示,並限制相關廣告。

超加工食品風險高

「超加工食品」指的是除了鹽、糖及油等調味料之外,還加入如香料、人造色素或穩定劑等其他烹飪物質的食材,常見的超加工食品包括碳酸飲料、加工肉品與速食等。

衛報》報導,許多民眾為了吃得更健康,選擇「茹素」飲食,但其實素食中也有不少超加工食品,國王學院營養學專家貝莉指出,如燕麥奶其實已經破壞了燕麥原本的結構,恐怕還會添加了一大堆添加劑。

CNN》報導,澳洲吉朗迪肯大學食品研究員馬爾克思指出,「我們評估45種不同的健康表現,發現7成都與吃進多少超加工食品有關」;迪肯大學博士後研究員萊恩指出,已經有強而有力的證據證明,攝取過量超加工食品,會提升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風險的風險到正常的1.5倍。

應有警告標示

巴西聖保羅大學健康與營養流行病學研究中心主任蒙泰羅說,公共衛生機構和政府應考慮更嚴格的監管,如超加工食品包裝的警告標籤、限制相關廣告,更應禁止在學校和醫院附近銷售超加工食品。

目前多國政府仍未對超加工食品提出嚴格的規範,馬爾克思建議民眾,應閱讀並比較產品標籤,儘可能選擇加工程度較低的替代品,例如將調味優格換成原味優格,並添加新鮮水果。

「要對飲料提高警覺,含糖飲料沒有營養價值,換成水對身體健康更好,」馬爾克思建議,如果民眾不得不外出用餐時,可以選擇當地的餐廳和咖啡館,而不是快餐連鎖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