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藥開車有風險 應訂藥物分級制度

簡嘉佑 2023/09/25 12:29 點閱 8367 次
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左)與台北市衛生局局長陳彥元(右)25日於記者會提醒民眾注意「藥駕」的問題。(Photo by 簡嘉佑/台灣醒報)
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左)與台北市衛生局局長陳彥元(右)25日於記者會提醒民眾注意「藥駕」的問題。(Photo by 簡嘉佑/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駕駛上路有「藥」件,要是駕駛用藥有疲勞、嗜睡等副作用的話,恐增加交通事故的風險!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25日於記者會表示,民眾對服藥造成的駕駛風險認知不足。台北市藥物公會理事長尹岱智說,所以公會要提出藥物分級制度,將藥物根據副作用分成四級,提醒民眾「藥駕」的風險。

血壓藥、眼藥水都危險

黃金舜表示,交通事故每年造成死亡3千多人,其中因「藥駕」造成事故的比例大約為10%。他指出,過去對酒駕有著大量宣導,現在大家都知道「酒後不開車」的觀念,但在台灣使用慢性病藥物的人口約6百萬,同時還在開車的比例也相當高,政府也應加強對「服藥後不開車」的相關宣導。

他強調,像是許多高血壓藥物會造成頭暈或耳鳴、抗組織胺有嗜睡的副作用,甚至眼藥水有時也會出現視線模糊的副作用,但知道要注意藥物副作用的駕駛卻相當少。黃金順建議,如果民眾對藥物副作用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都可以就近找藥局詢問。

提出藥物分級制度

台北市衛生局局長陳彥元表示,因為酒精有類似於麻醉藥的作用,影響到神經傳導,導致判斷力下降,所以不該輕易上路。他說,「但像是安眠藥或相關藥物,有時候不僅影響到神經傳導,甚至連視覺、感受都會受到影響」,所以民眾服藥後就匆忙開車上路的話,容易有較高的交通風險。

尹岱智表示,所以藥師公會主動提出分級制度,將藥物分成四級,從0級無風險、1級請小心、2級應非常小心到3級危險。他指出,民眾服用3級藥物時,就不應駕駛車輛,如有駕駛需求前,更應尋求專業的醫療評估,如散瞳劑就會造成視力模糊、畏光等狀況,所以絕不應該胡亂上路。

台北市聯合醫院藥劑部臨床醫學組主任鮑俊蓓提醒,職業駕駛因為運載多名乘客,且常有超時駕駛的狀況;高齡駕駛則有功能退化、常服用慢性病藥物的問題;加上特殊疾病民眾與容易衝動駕駛的年輕族群,都是更應注重安全駕駛的高危險族群。


”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