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災害考驗環境部 環團籲訂調適計畫

呂翔禾 2023/08/23 13:35 點閱 22717 次
環團23日呼籲環境部儘速制定因應氣候變遷的計畫,包括加強高鐵站因應氣候災害,更改開發計畫等。(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環團23日呼籲環境部儘速制定因應氣候變遷的計畫,包括加強高鐵站因應氣候災害,更改開發計畫等。(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環境部成立後,不只要減碳,也要協助受氣候災害的民眾改善環境!」環團與學界23日召開記者會,學者汪中和表示,台灣面臨地層下陷、海水面上漲與氣候極端化的問題,容易導致沿海地區受災連連。環團呼籲環境部除了積極減碳,也要協助沿海、山區民眾調適,減少氣候災害造成的損失。

海平面恐將升至30公分

中研院地科所研究員汪中和表示,台灣過去110年平均溫度上升攝氏1.6度,且還有加速趨勢,讓氣候更加極端,而台灣受到的影響就是氣候極端化,旱災會愈來愈久,偶然的降雨出現瞬間大雷雨的機會大增。另外,暖化也讓海平面逐漸上升,若按照目前進度,2050年恐上升30到40公分。

汪中和指出,台灣還面臨地下水超抽導致地層下陷,尤其是彰化、雲林、嘉義、屏東與台北最嚴重,地層下陷也會導致淹水更嚴重,因此整體台灣陷入「地層下陷+海平面上升+氣候極端」的負面循環,以這次卡努颱風為例,中南部會淹水這麼嚴重就是這樣的負面循環造成。

應速制訂調適方案

因此他呼籲環境部一定要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還要有穩定充足的零碳資源、安全自主的糧食系統與韌性防災的國土規劃與建設。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代表葉光芃舉例,政府應該儘速找各方專家,評估彰雲嘉等地的高鐵站如何增加因應災害的韌性,避免極端降雨時,高鐵站因地層下陷+淹水而被沖毀。

台南社區大學理事長黃煥彰也說,調適方案包括呼籲撤銷曾文水庫越域引水的環評,他指出,水利署希望將荖濃溪的水引入嘉義草蘭溪,再引到曾文水庫,但荖濃溪是莫拉克風災受災最嚴重的區域,氣候益發極端下荖濃溪恐不適合再高度開發。

以生態系作評估依據

黃煥彰提到,明霸克陸橋近年來只要遇到大雨產生的土石流就會斷,橋的興建需要找地質、工程與水利專家,按照當地溪流的狀況重新評估如何興建,避免未來只要大雨來就會斷路的問題。

葉光芃還說,環境部應該依照《氣候變遷因應法》第19與20條,制定4年為1期的「行動調適方案」,尤其應優先推動以生態系為基礎的調適策略,針對氣候脆弱度高的沿海與山區國土進行評估,同時納入在地民眾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