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島上的光芒:台積電、半導體與晶片戰,我的30年採訪筆記》

醒報編輯 2023/07/20 19:10 點閱 3262 次

作者林宏文浸淫科技業三十年,在場邊第一排見證台灣半導體業從成長、茁壯到光芒四射。他根據過去的採訪筆記與評論,透過台積電成功背後的故事、張忠謀的管理哲學、競爭策略與傳承交棒等第一手觀察,解讀在地緣政治下,台積電的美日投資與合作、全球半導體的競爭態勢,以及台灣在全世界半導體的重要性。他貼近產業現場的觀點,能帶領讀者理解台灣半導體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早在台積電股票還未上市前,我就開始採訪半導體業,前後寫過的報導與評論,至少超過百萬字。我還清晰記得,一九九四年台積電在股票上市前夕,與媒體第一次在墾丁交流的情景。一九九八年,我也和幾位記者應邀去美國採訪台積電投資的晶圓廠WaferTech。二○○一年,我還專訪了當時台積電的研發六騎士,拍下了一張六人同框的歷史性照片。

二○○九年我在《今周刊》工作,專訪了當時台積電執行長蔡力行,這是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接受媒體專訪。有一年台積電控告梁孟松,我因為出過一本談三星的書,其中一小段描述梁孟松與三星之間關係的段落,也成為法庭傳喚的證人之一。

有如昨日

回想這些歷程,許多事情感覺好像是昨日才發生一般。

近幾年美中激烈對抗、晶片戰爭打不停,以前很少被世界注意到的台灣,如今成為「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而爭端的源頭,正是來自台灣這座晶片島上藏不住的光芒。台灣掌握了全球七成半導體製造能量,其中獨占九成高階製程技術的台積電,更成為全球關注焦點。與此同時,台積電也在美、日政府要求下赴當地投資,國內也出現技術及人才外流的質疑聲。

我努力地邊回想邊下筆,找出過去的筆記,整理出台積電成功背後的故事──張忠謀的管理哲學、競爭策略與傳承交棒,在地緣政治下台積電的美日投資與合作,全球半導體的競爭態勢,以及台灣在全世界半導體的重要性。我想把每一個主題挖得更深,分析得更仔細。我希望提供一些更貼近產業事實的觀點,幫助讀者理解過去、現在與未來。最後我決定把三十年的採訪心得,較完整地記錄與整理出版成書,讓大家可以更認識台積電及半導體,也更理解台灣將何去何從。

那一幕對誤

寫這本書時,我回想過去多次與張忠謀先生進行過的重要訪談。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九九三年我剛踏進新聞界時的那次採訪。當時,台積電還未上市,張忠謀顯得很放鬆,與我約在台北的辦公室聊天。那時候的我雖然是新聞界菜鳥,但很認真勤奮,張忠謀很認真地回答我所有的問題。採訪後,他拿出菸斗,點起菸,天南地北的跟我聊起來,例如他正在做什麼運動、在哈佛的生活點滴,包括大一新生的一百公尺游泳考試,他是如何艱難地通過等等。

三十年前那個午後,陽光斜射至辦公室,照著從菸斗飄出的裊裊煙霧,那一幕,至今我還記得很清楚。當時的我,沒有想到這位親切的長者,日後會成為世界級的第一流企業家,也沒想到台積電可以成長到今天這種局面,更沒預期到我會因此參與了台灣半導體業三十年的風起雲湧,見證台灣這座晶片島上的光芒。

我相信,讀者可以從這些故事中獲得許多啟發,找到企業成功的軌跡。台灣有張忠謀與台積電,還有一大群半導體護國群山,這是台灣的幸運,而我也何其有幸,參與了這一段過程,還能夠把這本書整理出來,讓大家都有見證及學習的機會。相信書中仍有遺漏與疏失之處,也請大家多多包涵指教。

本書作者林宏文是資深媒體工作者,理工背景(交大電信工程系)出身的他,在台灣高科技、個人電腦及半導體產業發展過程中,「深」歷其境,親身採訪過許多重大產業事件,並將他對產業的長期觀察寫成這本書。

走向垂直分工

台積電於一九八七年成立後,啟動了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典範轉移,產業趨勢也從原本的垂直整合走向垂直分工。

晶圓代工的技術含量高,投資金額也相當大,有非常高的進入門檻。尤其高科技景氣起起伏伏,半導體技術要持續發展,就需要長期穩定的投資。但由於奉行資本主義的美國企業往往較為短視,缺乏長期持續穩定的投資,造成DRAM領域後來被日、韓等國超越。

八○年代中期,矽谷的華人創立了許多IC設計公司。基於產業分工的思維,他們到亞洲找生產代工廠。然而,先前的整合元件製造廠(IDM)是垂直整合的經營模式,都是在有閒置產能的情況下,才會替他們服務,因此當這些IC設計公司有特殊需求時,往往無法獲得所需要的服務。

專為客戶代工

而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是美國半導體業最資深的經理人之一,他曾任職美國德州儀器公司,並擔任過積體電路部門總經理。他看到IDM的盲點,因此回台擔任工研院院長,後來又創辦了台積電,提供晶圓代工服務。

當年,聯電原本也是走IDM的經營模式,後來發現美國有許多IC設計公司成立後需要產能,因此聯電成立了為這些客戶生產晶圓的新公司,也因此誕生了專為客戶代工的經營模式。

就在台積電成長與茁壯的同時,聯電啟動了五合一,讓聯電的生產規模一度與台積電旗鼓相當,技術能力也相當。在當時,晶圓雙雄可謂形成了強烈的競爭態勢。

雖然當時台積電的客戶相對較多,營運也穩定成長,但看到聯電五合一後急起直追,台積電決定合併德碁與世大,以拉大與聯電之間的競爭差距。

保護關鍵技術

在九○年代初期,製程工程師之間雖然身處不同公司,但同業之間彼此經常會相互交流,比較沒有保護智財的觀念。後來台積電開始實施保護智財的機制,也成了拉開台積電與聯電之間技術競爭的關鍵。加上後來台積電控告中芯、離職主管梁孟松等動作,都是在發動智財戰爭來保護關鍵技術,以拉開與競爭者的距離。

台灣的定位,就是要做世界的朋友,與大陸、韓國、日本都不相同。台灣能把分工的角色做到最好,也受到大家的歡迎及信任。因為台灣的企業不會威脅到合作夥伴,在全球垂直分工的生態體系中,所有合作夥伴也都樂於與台灣攜手共創價值。

打造王道產業生態

台積電的成功關鍵,就是打造了一個共存共榮的王道產業生態。台積電以其開放式的創新平台,站在半導體產業的制高點,以王道的思維與合作夥伴共創價值並兼顧所有利益相關者的相對利益平衡,不僅對整個生態圈都有利,也促進整個生態的蓬勃發展。

本書作者這三十年來,經歷半導體業界相當多重要事件,他更是少數具有理工背景且文筆佳的記者。透過他對高科技產業的長期觀察與分析,並把這些事件的重要經驗及教訓,以及台積電致勝關鍵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很值得大家參考,在此將本書推薦給各位讀者。

勾起我很多回憶

接下來那個週末的下午,吃過午餐的我有點倦意,就拿了iPad坐在躺椅上打開書稿檔案來看看。原以為我會很快入睡,沒想到看了不久就睡意全消,一口氣看完時,天都黑了。因為這本書勾起我很多回憶,填補好些我原本不曉得的事,也多次讓我心想:咦,怎麼他連這些事也知道?

我個人一直認為:所有人為的事,都不會是絕對完美無缺的。以這本書來說,只要重要事實沒有和我所確知的不符,無論觀點如何,都是可以接受的。因此雖然宏文多次詢問,我都沒有提出任何修改的建議。

動人的描述

這本書的第一部,就像在講歷史,以張創辦人為主,時間為軸,把台積電從籌備和成立初期的艱辛場景,到晶圓雙雄激戰的年代,到開始受業界關注的0.13微米成果,到和Intel、三星同屬三強鼎立的局面,到今天成為世界半導體邏輯製程技術的領先者,這本書為一路走來的重要里程碑,留下了真實的記載,為一個精采的成功故事,做了動人的描述。

第二到第五部,則是本書比較獨特的部分。作者把他了解的許多個案,分門別類的整理出來,有點像國外名校管理學院常有的case study(個案研究)的簡化版。和第一部直接記載歷史的方式相比,苐二到第五部更是作者蒐集和整理資料,再經過思考和消化吸收後得到的成果。

更多思考和提煉

張創辦人在公司常常開課,我記得其中有一堂,是教我們如何學習。第一步,就是蒐集資料和數據。為了忠實傳達張創辦人的意思,容我引用他當時用的幾個英文單字。所謂的學習,就是經過過濾和整理,把data提升到更有意義的information,再用心思考,提煉出來最重要的knowledge和insight,把這些knowledge和insight進一步internalize(內化)後,牢牢記住,日後才能夠隨心所欲的運用。

從這個理念來看,這本《晶片島上的光芒》比我讀過的大多數其他著作,經過更多思考和提煉。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也讀過很多分析報導的書或文章,特別是有關專業領域的作品,非局內專業人士的作者往往憑自己所蒐集到的有限資料,經過邏輯推理,分析得出結論。這些作者的邏輯思維很好,讀起來頭頭是道,很動聽,但結論有時是錯的。

因為有好些相關的專業知識,作者沒有蒐集到,也沒有充分了解,最後過度解讀和發揮。然而,本書作者在這方面拿揑得恰到好處,在各項分析中,以負責的態度報導他有把握的結論,沒有做過度解讀,相信他的交大電機工程背景,在這裡產生了很大的作用。

身為服務台積電、在晶片島工作多年的員工,我想對宏文說,我很高興您花了那麼多心血完成這本書。我也想對讀者們說,感謝您決定閱讀這本書,希望您會和我一樣喜歡。(章文/輯)

《晶片島上的光芒:台積電、半導體與晶片戰,我的30年採訪筆記》
作者:林宏文
出版社:早安財經

其他書訊:

《無所設防》
作者:史考提.皮朋(藍球運動員), 麥克.阿庫什(作家)
出版社:堡壘文化

皮朋鉅細靡遺地講述了他如何因被貼上喬丹助手的標籤而感到害怕,更對於一路走來伴隨他們打造公牛王朝的公牛隊管理高層對他多次展現出不尊重的態度與做法提出屬於他的觀點。

皮朋更透露了聯盟歷史上一些最著名且從未說過的故事,包括他拒絕上場的1.8秒事件、與小蟲羅德曼充滿火藥味與血腥味的相識過程、與「郵差」馬龍的「星期天不送信」關鍵垃圾話……等。他也在書中一五一十的說明如何與喬丹這位令他又愛又恨的人物成為隊友的相處過程,以及他們之間走向陌生的關鍵分歧點。

《厚積學》
作者:康昱生
出版社:財經錢線文化

盪鞦韆是每個人小時候都愛玩的設施,本書以盪鞦韆時每次都會越盪越高的簡單原理,以及反覆摺紙的論點來談論人生和工作上須具備的持之以恆態度,並以《把信送給加西亞》的故事加以說明,雖然是非常淺顯的道理,卻容易因此被人們忽略,期許讀者在閱讀本書後能以踏實、負責、勇於面對挫折的心來迎接人生的挑戰。

康昱生曾擔任企業內訓講師,善於觀察各類型的人、事、物,經常將職場上觀察到的種種怪異現象記錄下來。

《美感收納術》
作者: 克莉亞•席爾 & 喬安娜•泰普林
出版社:商周出版

關於收納,她們認為你不用逼自己斷捨離才能夠過著整齊乾淨的生活。本書的收納準則是,「擁抱你的生活」,不論你是個必須有三頭六臂的媽咪、租屋共居的小資族,甚或總是出差的大忙人,都可以把自己的生活收納得充滿美學又有條不紊。你需要做的,只是找出一個對你行得通的系統。

本書不只是居家收納,而是針對生活所有面向,從辦公空間到廚房浴室、行李箱到寵物用品、眉筆畫筆到原子筆。從認識自己的日常模式開始,加上一點創意,就能建立起適合自己生活風格的收納方法。

追求美感和空間應用,不必然要斷捨離,就從把糾結的各種線收好、根據顏色分類手機APPs、把手提包收得井然有序開始。本書是寫給那些喜歡收納,或者想要收納但總是覺得沒時間的人。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