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什麼樣的車輛產業?最近在台灣熱門的汽車新聞包括:過馬路如同到地獄探險;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說莫忽略汽車已是裝上輪子的電腦;時代力量立委則說台灣車稅不合理;外電則報導說印尼要跟泰國搶當汽車王國,凡此都值得吾人深思。
地獄探險的馬路
為了扳回地獄探險的行人過馬路驚險,交通部祭出高額罰金懲處不禮讓行人的駕駛人。事實上,多數台灣行人我行我素過馬路,邊走還邊玩手機,三三兩兩無視駕駛人的存在,是非常危險的問題。許多駕駛人禮讓到最後卻是紅燈亮起,後續跟車的過不了,馬路打結嚴重。
反觀日本,小朋友過馬路尚且知道向駕駛人鞠躬致敬,台灣雖然要推廣行人最大,但是行人過馬路玩手機也該重罰。至於分批、絡繹於途的模式也讓駕駛人感到無奈,多數駕駛人認為,行人過馬路應該展現出對等待中車輛的尊重。
輪子上裝電腦的車
輝達黃仁勳點出如今的汽車是「輪子裝上電腦」。其實2010年前台灣有關電動汽車的各類技術在亞洲曾經是領先日本的,無奈主事者沒有眼光;2008年在中國科技部萬鋼「一步到位」令出後,放棄燃油車直攻電動車後,所有的業界菁英無不相互走告,齊聚中國。於是中國有了數百家新能源車輛產業,如今已成為全球最大電動車市場與製造國。
台灣1960年代栽進汽車工業時,完全缺乏重工業基礎,卻被要求百分百自製,豐田、本田、速霸陸以及美國福特頂替豐田到台灣,也同樣被如此要求。如今,唯一的自有品牌納智捷,先是錯誤的大舉進入市場競爭全球最激烈的中國,又成為無法自主經營的合資企業,至今僅能低調運作。
此外,融合大量合作夥伴的鴻海電動車計畫,則謹慎的堅守MIH車輛平台業務,無法成為「成品」的車輛品牌行銷世界。所以輪子裝上電腦未來會不會有什麼奇蹟?令人懷疑。
鴻海MIH Project X 三人座小電動車,整車與平台未定。(官網)。
車輛稅制在台灣
台灣車輛產業政策變化多端,從百分百關稅障礙與超高貨物稅阻絕產業的發展外,落伍的牌照費、燃料稅制度,始終不肯隨油徵收而造成的燃油稅上稅現象,此外,奇特的出租車輛補助模式,免徵牌照燃油雙稅的純電車方案等,都是台灣官方不願意讓車輛產業攤在全球競爭的平台上的後果。
事實上,這些保護汽車工業產生的各類「稅法」,完全違反WTO精神,也勢必遭遇CPTPP的抗議,從1960年代緊接在日本之後發展汽車工業,走過一甲子卻落得今日光景,真是無言。
1980年代台灣曾是全亞洲僅次於日本的汽車帝國,甚至多次企圖設立「年產30萬輛」的大車廠。然而40年過去,泰國早成為東南亞第一,中國更是全球最大市場,印尼也想出頭與泰國別苗頭,越南更在美國市場推出自有品牌「越發Vinfast」純電車。這對本世紀初仍然在電動車輛科技領先亞洲的台灣,真是情何以堪?
台灣納智捷新車。(網路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