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我評論俄羅斯指揮家普雷特涅夫,認為他是一流鋼琴家,不是一流指揮家。猶太裔的鋼琴、指揮「雙棲」大師巴倫波因(Daniel Barenboim)則是相反:我認為他不是一流的鋼琴家,卻是偉大的指揮家。
被自己打臉
沒想到我也很快被自己「打臉」。日前我出席「聲色Sounds Good」聆聽周靖庭(小周)講「疫外的聆聽旅程:古典音樂的治癒力」,他播放我心中貝多芬最偉大的作品:第三十一號鋼琴奏鳴曲(作品110)。這首作品我曾提過數次,是人類史上最能彰顯「從低潮經過奮鬥,走向光明與昇華」偉大過程的經典。
小周刻意播放一個不提演奏者的版本,這個版本也許觸鍵細部略有所失,但視野宏偉,湧現許多新意,深深觸動我。會後我問是誰的版本?居然是巴倫波因2005年德國柏林的現場錄音。這讓我更深一層反思,我對「鋼琴家」的要求是什麼?
巴倫波因是天才
過去七十年來,不管喜不喜歡,都必須承認,巴倫波因是不折不扣的天才。幾乎沒有人像他一樣,以指揮家、鋼琴家、音樂哲學家身分,同步縱橫樂壇半世紀,錄製過好幾次全本貝多芬交響曲、鋼琴協奏曲與奏鳴曲,指揮到獨奏一手包辦,還能享有崇隆聲望,樂壇簡直絕無僅有。
從這個角度來看,巴倫波因確然是謬思天神選中的幸運兒。晚年的他更真正繼承了上個世紀偉大指揮家/藝術家的傳統,尤其是這二十年與柏林國立管弦樂團合作,演出布拉姆斯、舒曼、布魯克納交響曲等,幾乎可窺見德奧偉大指揮傳統,從福特萬格勒(Wilhelm Furtwängler)以降的偉大身影。
坦然面對觸鍵困難
過去我一直認為,巴倫波因的指揮藝術遠遠超過他的鋼琴藝術,作為耆老級的指揮家,他可以隨心所欲,創造出巨大幅度的音樂,令人敬畏;但對一個進入古稀之年的鋼琴家,技巧已經聽得出歲月的痕跡,有許多段落都不自覺放慢,部分複雜的分部甚至會有殘破之感,觸鍵雖仍算清晰,但札實度已褪色不少。
巴倫波因曾經坦承,他的雙手結構,演奏蕭邦的某些曲子會有些吃力:「蕭邦或李斯特曲子中有些樂句需要橫跨許多音符,這對我來說可能比起其他鋼琴家要困難得多。甚至有些曲子我根本無法彈奏。」
換句話說,即使巴倫波因對音樂的見解與表達力,已經從心所欲,但面對艱深技巧的大曲,他的破綻已再無法掩飾,讓音樂的進行出現瑕疵,乃至整體表現度都打了折扣。這是客觀的事實,大師也以最坦然心態面對。
呈現驚人的視野
然而,一個偉大音樂家在鋼琴上,因技巧退化的限制,讓他陷入了表現能力上的困境;但同樣的,我們也可以聽出大師是如何尋求解決之道,從中呈現驚人的音樂視野與格局,從某個角度來看,這反而是最有價值與意義的部份。
小周播放的貝多芬op.110,就是最佳寫照。在我「盲聽」之下,可以聽出鋼琴技巧儘管有所缺憾,但呈現出來的音樂卻是偉大的東西。過去我太苛求巴倫波因的鋼琴技術,但如今我改以當年聆聽老大師費雪(Edwin Fischer)、柯爾托(Alfred Cortot)的心態,感受到的即是完全不同的層次。
隨著歲月流逝,巴倫波因對藝術的理解體悟日益精進,視野更見高遠深刻。他把視野與格局帶入了他的鋼琴演奏,並以此指點年輕鋼琴家演奏貝多芬,猶如張三丰指點張無忌太極劍法,言簡而意賅,樂思意念清晰無比。
我認為巴倫波因是偉大的教育者與溝通者,這是他最珍貴的音樂使命與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