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醫師不能只會治病,還要懂行政,會教學!副總統賴清德23日於演講會,以「我的斜槓人生」為題,分享他棄醫從政的過程說,醫學與政治,一個是治病、一個是治世,不同專業有互通之處。臺大醫院醫師洪冠予分享醫師與行政的斜槓工作說,他曾於醫院建立類似「風險長」的職位,統籌改善醫療品質。
賴神的棄醫從政之路
賴清德表示,他從小的志願就是行醫,更希望成為了腎臟科的專科醫生,但他在政治人物陳定南的邀請下助選後,決定「棄醫從政」,並用醫學的角度評點社會,如用糖尿病比喻當時社會賄選猖獗的狀況,直言「當時社會糖太多了」,引發現場哄堂大笑。
他強調,雖然棄醫從政,但從醫與從政是異曲同工之妙,如醫師是治病,而政治人物是治世,面對疾病與社會事件都是「預防重於治療」。賴清德說,醫學訓練也給他三大:「治療病患的專業」、「不分黨派的人權價值」與「根據事實的邏輯訓練」。
台灣腎臟協會自2000到2019的調查顯示,約五成末期腎臟病變、需要洗腎的病患是因為糖尿病引起,成為重要的公衛議題。糖尿病常見的共病除了腎病變之外,還包括了心血管疾病、眼部疾病、肥胖與代謝症候群等症狀。
對此,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指出,新冠疫情導致國際醫療環境鉅變、台灣社會更面臨高齡化與少子化,加上出現破壞性的新科技。他說,所以目前腎臟醫界致力於數位轉型、跨領域與國際的連結,甚至討論到ChatGPT的影響,達到永續的腎臟照護。
醫師要教導軟實力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腎臟科醫師方基存表示,許多醫師不僅是醫師,更是教育工作者,向來秉持著「以人為本」的信念,擘劃教育藍圖。但他也指出,隨著時代改變,教學應不斷地創新與翻轉,跳脫傳統課程的限制,注重問題或目標導向的課程設計,尤其注重學生的溝通能力或數位技能等能力。
從行政增進醫安
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腎臟內科醫師洪冠予則說,有時候醫療團隊訂定了很好的目標,但缺乏計畫與管理的狀況下,導致可能計畫的主管離開後,團隊就成為一盤散沙,如「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不只是醫師專業,更需要整合行政作業。
他指出,各大醫院都有「品質管理中心」,但在例行開會的時候,都只是把許多名目的「指標」唸過去。他說,為了改善這個狀況,開始把問題簡化為「醫院環境潛在的問題有哪些」,並納入各醫療部會的人員,最後成立了類似「風險長」的角色,負責統籌醫院風險的對策,增進醫療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