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年後餐飲又漲了一波,雞蛋價格也回到批發價每台斤55元的歷史高點,民眾感嘆萬物齊漲,唯獨薪水未漲。原以為今年物價應有所緩和,但總是人算不如天算,去(2022)年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95%,為2008年以來新高紀錄。然主計總處發布的1月CPI年增率3.04%,出乎意料地再次飆破3%,為去年7月以來首見「3」字頭。
此外,因受食物、房租大漲影響,1月低所得家庭的通膨率更高達3.31%,比平均通膨率3.04%為高。據統計,過去10年(2012~2022)全體家庭CPI平均漲10.7%,但低所得家庭卻大漲12.8%,而同一期間的高所得家庭只漲9.8%。意謂在不同的所得階層中,窮人面臨更大的通膨壓力,變得更窮,而富人相對愈富有。
薪資負成長衝擊購買力
我們常在報章看到台灣實質薪資倒退十多年前水準,目前依然是如此。根據調查,去年1月至12月經常性薪資為44,417元台幣,年增2.80%,但在考量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後,全年實質經常性薪資僅41,357元,反而年減0.15%。
此減幅相較2021年的年減0.04%,顯示去年的薪資成長依舊跟不上物價通膨速度,實質薪資持續倒退。眾所周知,消費會受所得變動的影響,實質薪資負成長將衝擊購買力,未來若通膨更嚴重,情況恐持續惡化。
邊際消費傾向
理論上,低所得者每增加一塊錢的所得後,其所增加的支出占比相對較大。亦即邊際消費傾向(MPC)較高所得族群為高。一旦面臨通膨或景氣下滑時,低所得的民眾,其所得與消費均大受影響,所得用來支應消費的比例也會提高,生活更痛苦。根據學術論文的實證結果指出,台灣民眾每增加100元收入,平均而言會增加15元的消費。
也就是說,台灣平均的邊際消費傾向是15%,但低所得者高於此平均值,而高所得者卻低於平均值。尤其是富豪,消費對所得占比簡直是九牛一毛。
疫情加速M型社會
全球管理大師大前研一(Kenichi Ohmae)最早提出「M型」社會發展架構,並從日本政府、企業、家庭等不同層面對中產階層面臨的危機、商業存在的機遇和政府應該作為的領域進行剖析,引發很多國家共鳴及省思。遺憾的是,台灣已進入「M型」社會,不僅薪資水準呈現「M型」,中產階級亦逐漸消失。
根據主計總處最新調查,2021年台灣家庭收支,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差距,從最高到最低的五個組距,落差達6.15倍,這讓台灣的貧富差距創下10年來新高紀錄。有錢人靠資產累積財富,而窮人僅依賴微薄薪資過日子。據悉,台灣前1%有錢人的所得來源,大概約四成五都是來自資本所得,即股票、債券、房地產等增值性資產。
平抑物價為要
長久下來,有錢人日進斗,財富不斷向上累積,於是富者愈富;而貧者因資金和經濟條件相對較差,加上通膨等因素,只會越發貧窮,甚至陷入社會底層,於是貧者愈貧。值得注意的是,貧富差距恐造成窮人的強烈被剝奪感,形成社會一股不穩定力量。尤其,近三年的疫情反而加速推進「M型」化社會,看似難以逆轉。
有鑑於此,吾人建議政府儘速平抑物價,企業亦應適度提高薪資水準,這一降一升,實質薪資成長才有可能轉正。再者,政府與其大手筆補貼房貸,無寧對於低所得者、弱勢老者、孤貧無依者給予較多的補貼(移轉收入),並提供就業技能訓練及就業機會。而針對貧富差距擴大問題,還是得就健全稅制上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