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課喜歡開玩笑,在這個好事與壞事同樣快速傳千里的網路時代,政治圈與影劇圈好像越來越像是一個圈兒!
雖然,我們一般認為演藝圈與政治圈的倫理標準較為寬鬆,有沒有勝選或紅起來才是重點,但很弔詭的是,演藝圈表面上看起來把婚姻不當一回事兒,可是只要媒體一報導婚姻出軌的私事,也是會重創其演藝生涯。
誠信是基礎
至於政治人物好像也不拘小節,只要能辦大事兒,可是,只要媒體一報導他們論文的抄襲的證據,也會重創其政治生涯,為什麼?
華爾街日報報導歸結於臺灣菁英教育的想法根深柢固,我不完全同意,我認為這些小事與私事因為媒體的自由而公諸於世,都是用來向粉絲證明一件事:「我所追隨的偶像,是否是個有誠信的人!」
公共行政對於國家行政的研究,相對於政治學高度關注權力消長的興趣,政府或是掌權個人的「可信任感」(trustworthiness)才是民選政治人物、政治任命人員,以及事務人員能否掌權且擁有正當性的基礎。
展現公信力
事實上,不論與任何人互動,信任還是一切的基礎,我上政治經濟學課程時,喜歡說一個例子,一個人不能絕對理性地選擇交往行為,比方說,我每天第一個見到的人,如果用骰子決定各50%的機率要去「給對方一個擁抱」或是「捶對方臉一拳」,這樣的人沒有人敢接近!
因此,任何人與人的接觸,都需要雙方能預期這個互動是善意的,不會讓自己受到傷害互動者彼此之間是需要信任的,投票更是這樣,婚姻與抄論文本身非焦點,而是它能展現一個人的公信力。
演藝與政治圈
最後,演藝與政治圈中粉絲與偶像之間,永遠在為著未來的可能性在準備,不論是紅還是當選,都像是一種不斷隨時間在變動的公信力檢驗,嬌好俊俏的外表可能是第一個有公信力的信號,讓粉絲先選擇相信這政治人物或是演藝人員是可以託付與跟隨的。
但是,接下來從工作、說話、以及任事的種種新聞中,粉絲不斷在調整自己與偶像之間的信任關係,而出軌被周刊拍到,或是論文被抓到抄襲,都是重新認證圈粉關係的重要資訊,與菁英教育無啥關係。
通常,經不住權力誘惑且缺乏才藝的偶像,雖可靠顏值獲取暫時的信任,但其生涯也可能一不小心就跌到無法起身的地步,因此下面這個描繪公眾人物的順口溜,是有幾分真實性:
始於顏值,
毀於能力,
終於品格。
公信力的不斷檢驗,成了長期觀察演藝圈與政治圈最好的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