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研隨筆》台灣飽嚐美國貨幣政策之害

戴肇洋 2022/09/22 14:05 點閱 2864 次
過去二年以來,在美國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下,大量熱錢進入台灣,造成股市、匯市及房市持續飆漲。(Photo from Pexels)
過去二年以來,在美國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下,大量熱錢進入台灣,造成股市、匯市及房市持續飆漲。(Photo from Pexels)

從最近以來,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接二連三鷹派發言中,果不其然,台北時間9月22日凌晨2時「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通過,再度升息3碼,而且在年底前並不排除持續升息。

此一事實更加反映,聯準會在以美國利益為優先考量下,毫無忌憚透過貨幣操縱對全球市場執行「剪羊毛(Fleecing of the Flock)」的戰略。

亞幣表現弱勢

台灣亦不例外,新台幣即將加劇貶值壓力。其實,從8月中旬起,國內外匯市場歷經新台幣30兌1美元之阻貶保衛纏鬥,終究不敵大勢,8月19日交易終場棄守,越過30元門檻,以30.02元對1美元作收之後,新台幣跌跌不休更進一步突破31元大關、來到31.5元左右。

或許外匯市場人士認為,此一情勢與最近以來亞幣的弱勢表現有所關聯;不過,更深層的問題根源其實是,過去二年以來,美國聯準會瘋狂大肆印鈔,採取毫無上限貨幣量化寬鬆政策,大肆操縱美元所致。

「剪羊毛」戰略

雖許多學者專家高聲疾呼美國通膨從9月起,會呈現趨緩徵兆,但聯準會主席鮑爾最近在公開場合中再度主張鷹派立場,不但強調聯準會必須採取直接行動抑制通膨,同時重申稍早之前在全球央行年會上所指出的:「歷史經驗強烈警告我們不要過早放鬆政策論述。」

檢視近年歷次國際金融動盪週期可以發現,其背後皆是美國採取貨幣量化寬鬆政策,透過國際金融資本集團逕向全球特定國家或地區投入熱錢炒高股市、匯市及房市等價格之後,馬上獲利了結及撤出資金,導致上述標的市場價格暴跌,完成其所謂「剪羊毛」的戰略。

賣超突破1兆元

由於美元是台灣對外交易貨幣,同時是外匯存底主要貨幣,過去二年以來,在美國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下,大量熱錢進入台灣,造成股市、匯市及房市持續飆漲。今年以來,更是隨著聯準會強勢升息,加上收縮市場資金速度既猛又急,在與美元的利差擴大下,導致資金大量回流美國,開啟新台幣貶值。

依據相關統計顯示,今年外資從台灣股市的賣超,累計突破新台幣1兆元以上,超過之前二年加總,創下台股史上外資賣超新高,其實是非常典型的剪羊毛操作模式。此一模式除了造成國內股、匯市動盪,房市資金萎縮之外,由於新台幣貶值加劇,導致以美元計價進口的糧食、能源及各類原材物料成本,因匯兌而大幅提高,讓國內通膨的壓力更加惡化。

在此同時,面對無法擺脫美國操縱貨幣對全球進行割羊毛的戰略之下,國內企業除了必須未雨綢繆做好外匯風險管控之外,民眾更是應該審慎因應,從國際熱錢潮湧潮退中做好最適投資選擇,唯有如此,始能降低美國貨幣政策之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