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抄襲案的討論愈演愈烈,有人主張碩士學位不需要寫論文,認為「碩士學位寫論文已經過時了」、「年輕人要有偉大創見是不太可能的事」;另有些人則擔心「寫論文都這樣了!不寫論文不是碩士學位更浮濫嗎?!」
寫論文因性質而定
其實,碩士論文需不需要寫,是要依碩士學位的性質而定;培養學術、研究人才的碩士班當然需要寫論文,因為那可以驗證學生是否具備了基礎的學術研究能力。但培養專業實務應用人才、尤其是跨領域應用人才的研究所,則不需要寫論文,否則反受其害;台灣的商業管理碩士教育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企管研究所的MB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教育,是近30年來在台灣高速成長的領域,近十年來,每年都保持有兩千八百位以上的畢業生從各大學取得MBA的學位。
MBA教育培養經理人
MBA教育之所以容易普及,是因為它不是「學術教育」而是一種「專業教育」;它的目的不是在培養「研究企業管理新知的人」,而是在培養「專業的經理人」。
因為各行各業都需要「經理人才」,這種人才除了需要懂那個行業的知識與關鍵技術之外,也需要懂得如何分析內外在環境與擬定策略、分配工作任務與妥善調度資源、協調與領導工作團隊、掌握工作進展並適時調整團隊的步伐與方向;這些「分析、預測、規劃、組織、用人、領導、控制」等等所需的技術與能力,其實不太會因為行業的不同而有太大的差異,這就是MBA教育所想要系統性教給學生的。
也因此MBA教育的對象是來自各行各業本來就具有一定專長的人,念完以後可以回到各自的行業去作一個裝備完整(well-trained)的經理人。但是學生在企管研究所「學管理」的時候,必須要接受完整而系統化的教育,有許多課都是「非學不可」的;此所以在MBA教育發源地的美國,一個正常的MBA學位 ,幾乎沒有修課少於50學分可以拿到的。
這和一般學門如文學、哲學、心理、社會、物理、化學、工程等領域,研究所招的學生,希望最好大學時學的也是相同或近似的領域,且在研究所中可以針對特定的主題作進一步的鑽研,在知識或技術的領域中有一些新的發現或突破(如寫出論文或發展出新的技法等等),是完全不同的。
成為迷你企管系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的「Master」,其實並不是我們一般人印象中比「管理學士」更有「學問」的「碩士」,而是大學畢業後念了一個「迷你企管系」的跨領域(跨管理和其他領域)專才。
但是這兩種不同的人才培育方向,因為都稱為「碩士」,套在我們台灣的學位授予法之下,卻被課以同樣的要求。
四不像的選修
一般培養「學術研究人才」的研究所碩士班,由於學生原來的背景已經具備了該領域的相當基礎,所以修課的要求通常都是「研究方法論」、外加一、兩個「專題研討」;換言之,學生一進研究所,主要的目標就是選出自己有興趣、也有能力研究的主題出來,找出過去既有研究的結果,整理出自己可能的創見、或進一步加以驗證。
這樣的研究所碩士班,通常畢業的學分只要求在30學分以下,扣掉了論文後(通常6學分),必修的科目可能只有兩、三門,其餘則可自由選五、六門課。
把這樣的模式套在企管研究所上則成了「四不像」;假定一個大學中文系的畢業生進來,除了修論文、社會科學方法論及一兩門的專題研討以外(至少已經佔了12學分),其他六門課都按著他的興趣(或方便)去選修,這樣畢業了以後跟企管系大二的學生相比,除了年紀大一點以外,管理知識上會強在哪裡?以這樣的管理知識為基礎,能寫出什麼管理領域的好論文嗎?
撥亂反正也是好事
即便在師友關照下勉強寫了篇東西交差後畢業,他在職場上(譬如進入一間補習班或出版社)會比企管系念四年出來的人更懂管理嗎?可是這樣的MBA就正在台灣許多大學裡,套上了「符合學位授予法」的外衣,源源不斷地被「生產」出來。令人遺憾!
此次論文抄襲事件的紛紛擾擾,若能因而導致「碩士畢業是否要求撰寫論文,應視人才培育屬性,從專業角度整體審視與調整」的共識,讓專業學會介入、協助各校規範現有MBA教育的內容,撥亂反正;說不定對於台灣的高等教育反而是件意料之外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