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難救地球 瞄準環境才精準(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簡嘉佑 2022/07/24 14:48 點閱 4170 次

目標散亂、評鑑標準不一,ESG蔚為趨勢,卻難有功效!ESG為環境保護(E,environment)、社會責任(S,social)和公司治理(G,governance)的縮寫,是為了從財務以外的指標來評價企業品質的名詞。

ESG蔚為風潮

隨著氣候變遷、能源轉型、人權意識抬頭與供應鏈安全等議題逐漸受到重視,ESG在企業中蔚為風潮,更是所有企業主與政府官員琅琅上口的口號,投資巨頭們更宣稱,「將3分之1的資產都投注於ESG上了。」

ESG一詞可追溯至2004年,愈來愈投資者對社會不正義或氣候議題感到憂心忡忡,希望能藉由財務表現之外的指標來評價一家企業。然而,當民眾認為企業環境會因此出現改善時,現實卻給大家一記耳光,ESG反成為了爭議的簡寫。

由於ESG目標紛亂、誘因不足,加上各家評鑑機構標準不一等因素,都使其難以發揮功效,成為虛有其表的文字。

目標之間相扞格

首先\、ESG內含一系列眼花撩亂的目標,反而出現互相矛盾的狀況。如關閉一家煤礦場能夠減少碳排放,有助於減緩氣候變遷;但卻可能重傷當地底層的礦工,並不符合社會正義的要求。當類似的矛盾還不存在解方或難以輕易處理時,ESG卻提供了一個虛幻的想像。

第二、ESG的誘因不足,雖然一間強調ESG的企業能夠博得好名聲,在市場上更有吸引力。然而,如果企業能夠接受被貼上負面標籤,將汙染等成本外部化,帶來的經濟收益不容小覷,

第三、ESG的評量標的不一,因為各種評分機構採用的標準不同,導致企業在不同機構得到ESG得分忽高忽低,相較信用評等在橫跨不同機構的相關性有99%,但ESG在僅僅只有50%左右,意味著企業想要提高ESG評分,不用改善管理機制或經營模式,只需要另找一間新的ESG評鑑機構。

將靶心對準「E」

有吹哨者就透露,企業正透過「洗綠」來詐欺客戶,從高盛證券到德意志銀行都免不了被調查的命運。敏銳的投資者嗅到苗頭不對的氣味,逐漸收緊他們的資金,導致流入「永續基金」的金流愈來愈少。

「目標愈多,就愈難命中靶心」,目前要做的就是將ESG拆開,企業應針對各項因素進行處理。而「社會責任」與「公司治理」難以訂出標準的狀況下,企業應全力投注於「環境保護」,積極減少碳排放;同時,政府作為應更加積極,包括建立碳市場、揭露高汙染的企業等。

畢竟企業界不可能靠著三個不切實際的縮寫就能拯救地球。

https://www.economist.com/leaders/2022/07/21/esg-should-be-boiled-down-to-one-simple-measure-emi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