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的歲月〉逐漸淡忘的傳奇:詹姆斯狄恩

朱全斌 2022/06/02 10:54 點閱 1683 次

詹姆斯狄恩過世時我才一歲,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卻經常可以看到他的圖像。他的形象是複雜的,在穿著牛仔裝,一幅桀驁不馴非常Man的外表下,卻有著一張脆弱、敏感而不安的臉。

時代叛逆形象

他出道於二戰後的美國,當時文學界正逢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興起,篤信自由主義,排斥常軌也拒絕既有的價值觀,電影中同樣也需要能夠呼應這個時代之聲的叛逆形象,詹姆斯狄恩正好卡上了這個位置。

他不顧父親的反對,在大學選擇了戲劇的道路,卻只唸了一學期就輟學追求專業演員的生涯。浮沉了一陣子後,在22歲那年被名導伊力卡山相中,主演了《天倫夢覺》,就立刻成為炙手可熱的偶像,不但提名奧斯卡最佳男演員,還接續拍攝了《巨人》以及《養子不教誰之過》兩部傑作。

車禍猝逝令人惋惜

沒想到,這就是他畢生只留下的三部電影。在24歲那年的九月底,喜歡開快車的他,才剛剛因超速被警察開了一張罰單,在兩個小時後就因車禍猝逝,真是人生如戲啊。

然而,他的傳奇才正開始,身後的狄恩不但再度因《巨人》而入圍奧斯卡,眾多關於他的專書與電影源源不絕,半個世紀以來沒有斷過,至少出版、發行了以他為主題的23本傳記以及14部電影,這還不包括以他的肖像代言的無數廣告,而他的出生地,印第安納州的馬里翁鎮,更是每年在他去世這天都舉辦觀光節慶。根據統計,他每年仍可賺取850萬美金的權益金,是最會賺錢的過世名人。

超越性別

到底狄恩的魅力何在?為什麼他可以歷久不衰呢?我覺得這跟他跨越性別的形象特質有關。

50年代的美國是保守的,男女生的性別差異涇渭分明,然而狄恩卻兩者兼具,他一方面熱愛運動、喜歡賽車,性情暴烈,另一方面又愛好文藝、有些自戀(超愛自拍),不隱藏情緒。在男兒有淚不輕彈的年代,他卻在大銀幕上經常哭泣、嚎叫,而且像女生一般地重視感情。

正因如此,狄恩的性別認同一直是大眾感興趣的話題。當他在世的時候,同志是禁忌,電影公司也一直以悶騷的屁孩直男形象包裝他。隨著性別意識的抬頭,許多狄恩遊走在兩性之間的秘辛被揭露,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他是當今所謂的酷兒,只不過他早生了半個世紀,而在壓抑的年代,她透過電影替觀眾活出了不敢面對的那部分自我。

當多元性別成為顯學之後,他所象徵的意義似乎就沒這麼重要了。據說Z世代中有六分之一的人口都是酷兒,我有天跟其中一位聊起狄恩,結果對方完全不知道他是誰,也許這是代表著他的階段性任務已經完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