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職場上,主管會擔心「下屬可能會辭職」、「覺得我對他職權騷擾」、「這樣講會不會傷他的心」,因而不敢說,也不敢提醒下屬哪裡做不好。不過一樣的內容,不一樣的「說話方式」會帶來不一樣的結果。
站在領導人的立場,就會覺得怎麼會有這種誤解:「明明我是為他好,他卻覺得我說話很難聽。」「我只是提醒他一下,他卻覺得被我嚴厲叱責了。」
因此,「說話」前先客觀模擬自己的話會給對方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如此一來,對於指導下屬、業務聯繫、改善職場溝通等,將有莫大助益。本書彙整常見的39種問題下屬,一一提出改善及應對方法。
一句話可以是「武器」,也可以是「凶器」。好的一句話可以提振下屬士氣,加速成長。反之,因為一句話破壞雙方信賴關係的例子,也不勝枚舉。再加上隨著新冠疫情蔓延,全世界都很關注各國與各行各業領導人的發言。
「說話」的藝術
有些領導人說話有條有理,讓人信服,也有些領導人總是含糊其辭,很多人應該都發現「說話」的重要性了吧。這本書要傳達的理念,就是下屬會跟著「說話」可以打動人心的領導人。
一句話可以看出領導力高低,這種說法並不誇張,領導人必須磨練「說話」的藝術。雖然「說話」很重要,卻也不是有說就好。
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中,事業模式的壽命縮短,短時間內就必須做出成果。新人進入公司後,短期間內不可能成為戰力。過去大家都能容忍這種狀況,但現在的企業已經沒有這麼做的本錢。
領導人校長兼撞鐘
現在是必須儘快端出成果的時代,短期間內就必須有成果。再加上政府推行工作方式改革,領導人也必須在短期間內完成工作。然而工作量不減反增,領導人校長兼撞鐘,自己的工作也不能分給下屬負擔,時間越來越不夠用,責任也越來越重。
另外,領導人還必須面對權力騷擾的問題,「○○騷擾」已經是常見的新聞。以前可以,現在不行,行與不行的界線模糊不清,領導人變得必須十分小心地照顧下屬情緒。在這種環境下,到底要如何跟下屬說話才能讓他們了解,並採取適當的行動,就變成領導人的一大難題。
下屬成長的觸媒
我常常強調,領導人的幸福就是組織成員的幸福。領導人的工作很辛苦,責任也越來越重。但這也是能左右組織,極具有價值的工作。請務必用自己的話培育下屬,讓下屬和團隊都能幸福。
比起磨練商業技巧、想方設法活用制度架構,領導人的一句話更能讓下屬充滿勇氣,拿出幹勁,是下屬成長的觸媒。好的領導人手下一定有好的下屬。本書共三十九節,每一節提到的「領導人煩惱」,都是精選自實際案例。
第一章針對「工作慢吞吞」的下屬,第二章針對「錯誤百出」的下屬,第三章針對「停止工作」的下屬,說明改善對策。這三章提到的「慢吞吞」、「錯誤百出」、「停止」三大問題,同時也是大多數領導人的煩惱。只要能改善此三大問題,幾乎可說就已經解決了領導人有關下屬的煩惱。
真實發生的案例
第四章針對「現今的下屬」,第五章針對「重視休假的下屬」,說明和這種下屬相處的方法。這兩章的內容也是近年來我和領導人交流時常聽到的問題。想知道各主題內容的讀者,可以先參閱整合「領導人煩惱」和「解決對策」的目錄。
有些內容可能會讓你覺得「真的會發生這種事嗎?」、「我們公司才不會犯這麼低級的錯誤。」雖然為了避免洩露公司機密,我做了些許調整,然而這些案例的確是現場領導人實際面對的問題。
本書提及的「說話方法」,是傾聽下屬真心話,促進下屬行動的說話方法。這些都是平常我在研習課程上教學生的話,也希望各位領導人能活用這些說話藝術,作為自己的武器。
加班有弊端
下屬重視工作品質當然是好事,可是有沒有幹勁不變,時間卻縮短的方法?加班有弊端。努力工作當然很好,但加班搞得精疲力盡,可能影響第二天的工作品質,還是應該儘量在上班時間內完成工作。
人力服務公司企劃部領導人A很煩惱,因為對於加班到很晚的下屬C,A不知「怎樣才能讓他快點做完,減少加班?」
C非常認真,他不會大小事都說「不知道」,只想著依賴領導人,而是努力自行思考完成工作。不會一個勁兒地依賴領導人,而是自行思考然後完成工作,這種負責任的態度真的很棒。
縮短工作時間
前幾天A請他寫一份企劃書,他雖然在期限內交出來了,但前一天好像加班到很晚。他交出的企劃書品質很好,沒有問題。但A以為他應該可以更快完成才是,所以就問他在編寫企劃書時,「哪個部分最花時間?」
結果C表示想標語花了很多時間。為了找出好標語,他努力上網搜尋,竟然花了半天時間。因為C很認真,所以A也很希望能縮短他的工作時間。
首先要思考的是「C的工作量會不會太多?」但看來他的工作量並不是非常多,而是因為太仔細太執著,花了很多時間。對於這種完美主義的認真下屬,該如何溝通才好呢?此時的禁語就是「做快一點」。
找出不必要的工作
完美主義的下屬當中,也有人執著在不必要的部分。例如,對於內部會議用資料過度執著於設計、連會議時不是高層判斷必要的資料也都整理出來等。這些都是不必要的工作,必須有心消除這些不必要的工作。
下屬工作時如果有這種問題,領導人要讓他知道「重要的部分」和「不必要的部分」。只要找出不必要的工作,就可以某種程度壓縮作業時間。
限制時間
編寫企劃書或資料時,可以分成「思考時間」和「作業時間」兩部分。前者是思考資料全體結構和流程的時間,後者則是實際輸入電腦等製作的時間。
為了改善作業效率,在合理範圍內壓縮時間當然沒問題,可是如果壓縮過頭,反而可能出錯。比方說原本一小時的工作,很難只是為了提升效率就壓縮到三十分鐘吧。因此縮短時間的重點,應先放在「思考時間」上。思考業務當然重要,但要朝著縮短思考時間仍能交出高品質成果的方向努力。
根據英國史學家、社會生態學家兼經濟學家帕金森(CyrilNorthcoteParkinson)提倡的「帕金森定律」,「你可以用來完成工作的時間有多少,你的工作就會拖延、膨脹、複雜到讓你足以填滿那段時間為止。」
提早開始作業
不限制時間的話,人一定會用盡所有時間來做一件事。所以要限制思考業務的時間。這麼一來,下屬就會努力想方設法在時間內完成工作。連帶地就可以提早開始作業的時間。以C的例子來說,就是要建議他○「要先決定好給自己多少思考時間,提早開始作業。」對思考時間設定「截止期限效果」,大幅改善了C的工作效率。
之後C也著手找出自己工作中的不必要工作,加以刪減。結果他終於可以在不影響工作品質的狀況下,減少加班時間。只要建議下屬提早開始作業,就可以大幅改變下屬的工作時間。這個方法並不否定完美主義,下屬才會信服並努力改善。
叫下屬做「快一點」有其極限,還可能因此出錯。但如果是「早一點」做,就不會影響品質。領導人應該讓下屬重視「開始作業的時間」而非「作業速度」。
(興韻/輯)
《主管這樣說,下屬一定做得到》
作者:吉田幸弘(人才培育顧問)
出版社:商周出版
其他書訊:
《有錢人買的股票和你不一樣》
作者: 金賢俊
出版社:樂金文化
為什麼窮人想靠投資翻身卻愈來愈窮,而富人卻能靠投資讓財富翻了好幾倍?其實差異就在於「買什麼股票」和「買股心態」。國民MC劉在錫親自訪談,YT超過400萬次點閱;韓國前1%富豪御用操盤人首度公開:超級有錢人都嚴格遵守的「選股金律」。
別一味追求號稱快速賺大錢的股票,控制好風險,注重每一分錢的去向,即使是1%手續費都要斤斤計較,這樣才能讓財富穩定增長。別因為買了「績優股」就很安心,任何過去績效再好的企業都有衰退的一天,要隨時掌握最新趨勢,確保手中每一檔股票都保持競爭力。還有其他更多的詳細講解、案例、實戰演練內容,都在本書中。
《卡片盒筆記》
作者:申克‧艾倫斯
出版社:遠流
書寫是一切學習的基礎。所有要用到頭腦的,都是先從做筆記開始。因此做筆記是我們最重要的書寫。書中提供讀者一切所需要的資源,讓我們學會如何一面書寫、一面學習,還有如何思考得好,建立成功的習慣。
本書介紹德國社會學家魯曼的卡片盒筆記法。魯曼一生寫過主題不同超過70本專書、400篇以上的論文,甚至過世後他遺留的手稿經人整理,又出版了6、7本專書。如此驚人的產出,都源自他發明的聰明卡片盒筆記法。
《租小套房還硬要煮》
作者:租小套房還硬要煮
出版社:野人
租小套房還硬要煮主要動機如下:1. 一整天在外面幫公司賣命至少八小時,把剩餘的一點時間留給自己做頓飯並維持基本生存機能。2. 租屋處附近除了超商以外沒幾間在賣吃的。3. 僅存幾間在賣吃的煮得不怎樣,不想掏錢出來買。
我不想欺騙大眾說些什麼跟著這本書的指示,就可以在套房輕鬆煮出美食噢巴拉巴拉等的垃圾話;因為在有重重限制的套房煮飯從來都不簡單。以下是幾個能帶領你跨越這些阻礙的心法,畢竟你知道很多事情的成與不成,都端看你的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