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防疫亂成一團 政府應團結地方因應

醒報編輯部 2022/05/12 17:17 點閱 2015 次

從十位數到百位數,再到幾千、幾萬人確診,周四為止已經到每日新增六萬多確診人數了。更可怕的,是政府還說,疫情還沒有到達高峰,包括本土中重症還有死亡數,未來幾周都會有繼續上升到每日幾十萬的趨勢。

這其實是對民生士氣跟經濟的極大打擊,近來相信各公司行號都有大批的確診者出現,一旦確診就是十天隔離,如果再加上同住家人感染被連帶隔離,數字一定還更為驚人。

中央認知落差大

在這樣多的病例之下,各醫院的排隊壅塞狀況沒有緩解,就連預約PCR也非常不順利。一旦有家人確診,勢必也要有人去關心照顧,連帶影響的人力全變成整個社會的負擔,加上現在又是報稅季,民心的浮動肯定也在社會各階層隱隱出現。在這樣的氛圍下,政壇卻還是吵鬧依舊。

中央政府對疫情的樂觀,跟民眾普遍認知落差極大,總統蔡英文在臉書發文聲稱「防疫團隊成績也算相當好」,就連新北市長侯友宜都認為,事實與總統說的大有落差。依照台灣現在單日確診人數全球第一的景況,還說防疫團隊表現好,不只時機不對,更會引來不必要的爭論。

之所以會引來爭論,是因為台灣對病例的排查其實相當鬆散,指揮官陳時中不鼓勵主動快篩,除非是有症狀才去進行快篩,或是同住家人才需要快篩。按照這樣的標準,可想而知,會有相當大比例的確診黑數在社會中流竄,但是沒有症狀,不代表他沒有傳染力。

需要體民所感

因此持續擴大的傳染會繼續發生,在整個醫護量能緊繃的當下,指揮中心還能公布國內空床率53.9%,難怪許多醫療工會團體會跑到疾管署門口舉牌抗議。第一線的痛苦,如果就連主管機關都視若無睹,那醫療的崩潰就即將成為確診數大爆發的陪葬品。

指揮中心的確需要體民所感,而不是一直自吹自擂。現在需要的不是信心喊話,而是務實的應對政策。例如像是快篩,有人質疑批評的民眾,不肯去超商買較貴的自費快篩。但是想請問目前的政府官員,自己是拿著公費發放的快篩呢?還是都以自費購買為主呢?

在現在經濟困窘的當下,大多數人花錢都有預算,責備民眾不肯掏錢,就是把政府平抑快篩價格的責任推卸給了一般民眾,難道民眾沒有採購較低價格快篩的權利嗎?政府不該為了辯護,忘了體恤民情民意。

調度不符地方需求

指揮中心的調度已經明顯不符合地方政府的需求,這幾天總上演地方政府開嗆指揮中心的情況。民眾不斷看到,這些防疫指揮官在互相指責,再加上各政論節目跟立委議員的搧風點火,台灣防疫彷彿亂成一團。

這樣的畫面,不但不能安撫民心,更會激發對立,中央政府必須拉高高度,盡快邀請各地方政府共同會商。重新建構起疫情的指揮鏈,不要迷信在過去指揮中心的功績,要務實地面對現在遍地烽火的慘況。

與其不斷為自我辯護,不如趕緊端出防疫具體政策。這幾天包括行政院跟總統都陸續發聲,就是因為指揮中心不斷飽受抨擊,不得不由更高位階跳出來力挺。

期許中央趕緊跟地方攜手應對,面對疫情真的要少點口水,多點智慧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