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我覺得自己身處在地獄!」一名追蹤報導緬甸政變的記者梅茵表示。研究顯示,報導暴力衝突事件對記者常會造成嚴重的心理創傷,而高密度的新聞更讓記者無法喘息。一名匿名諮商師表示,聚焦新聞報導產生的正面效果,有助於緩解相關症狀。
記者創傷症候群
《半島電視台》報導,研究顯示,報導衝突事件會對記者的心理健康產生嚴重影響。不僅親眼目睹現場,會導致後續性的心理創傷;後續查找資料、採訪倖存者,都會造成失眠、惡夢等創傷害後壓力症候群(PTSD)。
隨著民眾於去年2月湧進緬甸曼德勒街頭,抗議軍政府背棄民主承諾;軍方也同時對示威者發射橡皮子彈。隨後抗爭全面升級,政府的武器也變成真槍實彈。梅茵曾眼睜睜看著一名青少年頭部中彈。但新聞的速度與強度使得一直使她無法好好休息,她說,「有時我感覺好多了,但下一次採訪,又讓我陷入憤怒的深淵」。
然而,記者或人權工作者們大多會獨自面對創傷問題,因為他們擔憂分享自己的遭遇會為他人帶來危險或心理負擔。一位匿名的人權工作者表示,出於安全因素,他一直向家人朋友隱藏工作細節。他說,「無法與家人或朋友分享,只會讓自己更不愉快,而且事情就這樣被封存在自己心中。」
積極思考奏效
《BBC》報導,緬甸於去年2月1日發生軍方政變,推翻掌握政權的翁山蘇姬,拒絕民主化改革,並宣布進入進入一年的緊急狀態,今年1月底更宣布緊急狀態再延長6個月。如今,緬甸仍有許多罷工、示威事件,而如仰光、曼德勒等大城市更發生爆炸事件。
一位匿名的諮商師建議,相關工作者應試著讓自己放鬆,並盡可能積極思考,如關注採訪工作的效果,為了保障人民「知的權利」而奮鬥,進而對抗報導帶來的心理創傷。
他更指出,在面對倖存者時,會感到內疚的情緒是理所當然。根據美國心理學會表示,因為沒有體會倖存者的痛苦感受,或者因為覺得自己沒有做到足夠的事情來防止事件發生,都是相當正常的情緒反應,無須過度自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