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綜合報導】睡不著的時候,別再死黏在床上,才是助眠的關鍵!學者指出,若民眾失眠時持續躺在床上,可能產生錯誤的催眠聯想,將臥榻處認為是輾轉難眠的地方。他推薦,可以起床做舒緩運動,等待睏意再入眠。此外,「每天固定睡眠時間」、「設定固定的起床時間」,都是助好眠的方法。
三招可助好眠
臨床心理學家兼睡眠專家葛蘭納表示,「改變對睡眠的態度」、「設定固定的起床時間」與「醒來不要躺床上」與,是民眾無須花錢就能輕易執行的助眠妙招。首先,總是拖延睡眠時間來看劇、工作的想法需要改變,應該設定一定的睡眠時間,並列為「一天必備的行程表」。
第二,葛蘭納指出,身體會在天黑時,開始分泌褪黑激素,作為「該睡覺了」的信號。但如果民眾的就寢與起床的時間總是不固定,會導致身體放出訊號的節奏錯亂,而影響睡眠的品質。他說,「雖然民眾無法控制什麼時候愛睏,但至少能決定什麼時候起床,加以調節個人的睡眠節奏。」
最後,「醒著的時候不要躺在床上」是能給人最好的睡眠建議,他說,除了不要賴床之外,如果民眾出現失眠狀況,最好先起床,站起來做舒緩活動。他指出,因為以醒著的狀態躺在床上,可能會形成一種「慢性失眠」的聯想,如「床鋪不再是一個平靜入睡的寧靜之地,反而變成輾轉反側的焦慮之地。」
錯誤的提神方法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約有27%的人口受到睡眠問題困擾。一項調查顯示,美國的睡眠經濟規模已超過300億美元,以每年8%的速度在增長。在美國,失眠治療類藥品的銷售額每年達數十億美元。
然而,《Psychology Today》報導,許多人睡眠不夠時,會採用「咖啡因」、「打盹」或「安眠藥」等方式解決,但研究報告指出,這些方法可能導致民眾在夜間更難入睡,以致睡眠品質更差。
大約66%的失眠患者指出,如果白天感到疲憊,會攝取咖啡因來取得活力,但最終卻產生過量使用咖啡因,反而導致夜間入睡困難的問題。此外,報告有25%人有每天小睡的習慣,但數據指出,他們比起不打盹的人,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從清醒進入睡眠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