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研隨筆》拓展國際經濟 更要善待庶民

戴肇洋 2022/02/20 15:26 點閱 1623 次

新年伊始,福虎生豐,庶民無不期待重返正常生活。不過,令人遺憾的是,政府卻在虎年上班次日,繼去年同意開放讓庶民恐懼不安的美國萊豬進口後,再度在「三原則、三條件」下,宣布開放已爭議持續多年的日本福島核災地區所生產的農漁食品輸台。

萊豬、核食令人驚懼

雖政府以與接軌區域經濟組織,或是提升雙邊經濟合作為理由拍板定案,但從庶民的角度來看,迄今因並未上述理由,而消弭對萊豬及核食的安全恐懼,尤其更加難以接受政府缺乏對國人的善待誠意。

依據國際社會遊戲規則,任何國家政府處理涉外經濟相關事務,在正常狀況下,必須以公平、尊重的態度經過雙方談判,俾讓其國人了解在有所「得」的同時,更加需要有所「給」;若在特殊狀況下,造成國人利益被迫犧牲,則政府理應提供政策進行補償,此乃天經地義。

說詞未得共識

然而,從此一期間《台美自由貿易協議》的談判加以觀察,迄今似乎沒有明顯進展,反而讓護國神山的台積電在美國政府壓力下,被迫提供與其往來的客戶資料,顯示開放萊豬進口沒有換取較具體的國家利益。

再者,日本駐台代表公開指出,開放日本核食進口,與台灣加入日本所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之談判沒有關聯,但是政府卻又信誓旦旦宣稱是重要的關鍵。

無庸置疑,面對國際政治「一中原則」現實環境,以及來自中國大陸軍事威脅,國人無不期待尋求國家生存發展之道。雖目前台灣與美日兩國間沒有正式邦交,但卻又是拓展國際社會空間極為重要的橋樑;特別是在全球化、自由化浪潮之下,政府以開放的政策換取美、日政府支持,藉此讓台灣獲致更加寬廣的國際經濟舞台,國人理應不致反對。

完善食品檢驗設備

換句話說,政府從開放美國萊豬到日本核食進口,迄今讓國人難以接受的癥結乃是在其程序上,根本沒有經過公平、尊重談判;尤其沒有透過舉行座談會或召開公聽會過程,先行與國內的在野政黨、相關團體進行充分溝通,取得國人共識。

亦即面對美日兩國所提出之要求,政府卻又在未經完整談判程序,以及無視國內各界存在安全質疑下,逕自宣布同意開放進口,此種作法令人費解。

很顯然地,政府認為與對岸的溝通管道陷入僵局之下,美日兩國是力挺台灣參與國際社會極為重要的力量。在此同時,我們從善待庶民健康的立場,期待政府加速完善食品檢驗設備,以及訂定符合國際安全標準,如此始能消弭庶民對開放萊豬與核食進口的恐懼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