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時晴〉Omicron防疫不鬆懈 經濟才能維持

蔡又晴 / 資深媒體人 2022/01/23 16:36 點閱 1914 次

台灣這個禮拜疫情發展得極為快速,主要兩個傳播鏈,一北一南,北部已經擴展到了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跟新竹,南部主要在高雄周遭傳播。

雖然疫情數字不斷攀升,可是弔詭的是,包含了北高幾個大型的年貨大街,依然是人潮不斷,另外中部的飯店,雖然年夜飯的訂位取消的不少,但是馬上又有人替補訂位,完全沒有減緩的跡象。如果說民眾用腳投票,或許政府也可以把民眾的態度,列入整體防疫考量之一。

打疫苗列為最優先

Omicron在台灣傳播才剛剛開始,雖然輕症為主,但考察國外的案例,心態上依然不該放鬆。首先可以確認,有打過疫苗者就算突破性感染,的確都是以輕症為主。因此現階段最重要的,是快速增加打疫苗的速度,台灣民眾打一劑疫苗的比例已經接近80%,打兩劑的也有約75%,第3劑覆蓋率則達10.5%。

問題是,連1劑疫苗都沒打的人,全國居然還有高達20%,也就是說,萬一社區發生大規模流行,這些人就有五分之一的機率重症,2至4%會死亡,別看比例不看,兩千三百萬人中的4%,也是百萬之譜。

保護全體社會

按照目前日本、美國跟南美的經驗,大量的患者癱瘓了醫療機構,不只輕症者因為醫療延誤,產生其他併發症,更會增加傳染性。對台灣來說,一旦傳染開來,全國的急診跟重症收治能力都會被塞爆,更會排擠到其他疾病的診療能力。

以台灣目前缺乏大量傳染的應變能力,因此提高疫苗接種比例,不只是政府要努力,個人也應該排除喜好,盡量接種疫苗,這不只是保護自己,也是保護全體社會。

防疫意識仍要建立

第三劑疫苗的數量當然需要盡快增加,以台灣目前來說,莫德納已經基本上打完,還剩下BNT跟高端。疫苗是否還要繼續打到第四劑,甚至更多?按照以色列的最新研究,發現第四劑加強針增加了抗體,但是並沒有防止Omicron的擴散。

因此,如果以為打更多疫苗就能防止疫情,並不科學。防疫所需要的口罩、洗手跟保持社交距離,都需要繼續維持。

以目前台灣日益鬆懈的防疫態度,如果以為靠著持續打疫苗就能免疫,恐怕為時過早。尤其是防疫所需要的實聯制,在許多地方都已經形同具文。以這次幾條傳播鏈,都已經發現在賣場、便利商店或是餐廳,都已經少有人真正實聯登記。這都會影響後續的疫調,也需要個人重新建立實聯的積極度。

台灣當下還是Omicron為主,因此的確可以稍微降低警戒層次,讓經濟活動可以繼續維持,不過為了讓防疫跟經濟齊頭並進。個人不能鬆懈,畢竟誰都不知道,甚麼時候Delta會捲土重來,防疫之心,一刻都不能鬆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