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面對綠電無法達標的真相與後果

醒報編輯部 2022/01/05 13:08 點閱 1418 次

經濟部長王美花日前坦承,2025非核家園規畫綠電佔20%的目標將無法達成。她的理由是,台灣的經濟成長比預期高、用電量大增,分母變大了,所以綠電無法達到原訂的目標。

其實,在這次四大公投前,就早有不少專家學者預測蔡政府2025非核家園的綠電占比將會跳票,只是政府從未證實,甚至還再三強調,綠電投資都按計畫進行,甚至發電進度還超前,企圖堵住外界的質疑。

憂淨零碳排難達標

王美花在公投結束後,才公開承認綠電無法達標,令不少人感嘆,因為如果這些話是公投前說的,或許公投的結果就會不同。

按蔡政府2025年非核家園的目標,燃氣、燃煤及綠能發電的占比分別是50%、30%及20%,但民進黨最新估計,2025年的綠電佔比下修為15.2%;如果核電歸零的目標不變,燃煤加燃氣的比率勢必上調,如此一來,台灣的碳排量就會增加,距離「2050淨零碳排」的國際要求就更遠了,這對台灣產業所造成的衝擊及壓力,不容小覷。

根據王美花的說法,蔡政府執政後,經濟一直表現亮麗,且因中美貿易戰引發台商大量回流,所以用電量增加了很多。

為台商回台投資打算

然而,政府的施政本來就應該要與時俱進,電力為經濟發展之本,當然必須根據新的需求狀況進行調整;蔡政府推動《歡迎台商回臺投資行動方案》、《根留台灣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以及《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等所謂「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已經3年多了,面對一波一波的台商投資,難道蔡政府都不知道要及早訂定新的電力政策嗎?

此外,王美花說綠電之所以進度落後,是因為電力的分母變大所致。但是她的這個說法恐怕有待商榷。蔡政府在2016年時預估2025年的用電量是2575億度,其中,綠能佔20%、就是515億度;而現在推估2025年用電量將增為3175億度,綠能佔15.2%,就是482.6億度,比之前預計要達成的發電量低。

應提因應政策

換言之,綠電不足不只是「分母變大」,是連分子也變小了。王美花應該要說明為什麼綠電的發電量不增反減?是否綠電投資出現了困難?如果綠電無法按預期規劃進行,那麼政府的因應政策是什麼?如果必須增加石化燃料的發電量,那該如何面對國際的低碳甚至零碳要求?

孔子的學生子貢問為政之道,孔子認為有3件事最重要,分別是足食、足兵以及民信之。也就是說,執政者要確保人民豐衣足食、國家軍事強大,以及人民信任。子貢又問,如果無法達成這3件要務,那麼最不可缺的是哪一個?孔子的答案是第3個,因為一旦缺少人民的信任,那麼政府就無法治理了。

誠實為上策

誠信是治國的根本,對台灣各種發電配比的真實狀況,以及可能的發展趨勢,政府應該要對人民據實以告,不要以「部份事實」誤導人民,因為部份事實往往就是偏差的資訊,也是一種騙人的伎倆。

若蔡政府能誠實告訴人民電力的真實情況,民眾和企業才可以及早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