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投第19案的理由書中開宗明義表明:「現行法若僅以『專設公投日』之方式舉行公投,則會降低投票率,不符我國民主文化。公投綁大選才能提高投票率,讓公民充分參與,型塑高民主素養、深度審議司變的公民社會!」,1218公投沒有綁大選,投票率過低,所以這個案子沒能過,公投本身有結構性的反諷意味!
政黨動員比賽
公投從成案到過關都有高難度門檻。這四項公投任何一個案過關的最低同意票數要超過495萬6367票, 1218公投全國投票率僅41%上下,即便在個別案中不同意票領先,因為總票數數不足,也未能使任何一個公投案過關。
進一步分析,1218公投出來投票的人多有較強的政黨立場。究其原因,民進黨當局強力動員行政資源,並考核公職人員宣講場次與人數,作為日後提名的論功行賞的標準,而國民黨也全力催票,以致,公投投票的初衷本意已經從公共政策的複決轉化成為政黨動員力的比賽。
守住基本盤
同意/不同意票的分配版圖也反映政黨藍綠選民分佈。同意票佔多數的縣市多為藍營執政,而不同意票大幅超前的則為傳統綠營大票倉。
照道理,有關環保、核安、養豬業等三個公投議題應該因地域性利益/風險的考量而出現差異,但是這場公投結果呈現的是政黨基本盤;政黨意識超越了民生與環保考量;而中間選民甚至因厭煩而拒絕捲入,潛意識中不願因投票而被歸類為某政黨的支持者。
公投第19案「不同意」方獲勝,明年將舉行的地方大選就不可能「公投綁大選」,所有政黨都將失去「公投綁大選」的機會,也缺少了以議題論述烘托候選人的機會,使得選舉成為較純粹的人的選擇,而非公共政策立場的檢視。
人民對議題冷感
另方面,1218公投中間選民對於「核四、藻礁、萊豬」等議題的冷感也在一定程度上澆熄這些議題的熱度,明年的候選人為了爭取中間選民要另找題目。
三年前2018公投與地方大選同時舉行,當時八個公投案的投票率在55%上下。這次公投單獨舉行,投票率約41%上下;這14個百分點落差在統計學可歸為「顯著性」差異,正說明了公投過關與否的重要條件就是有沒有與大選同時舉行。
併大選投票率才夠
民進黨政府在2018年公投案鎩羽之後戰略性的將公投與大選脫勾,目的就是要拔除通過公投案的引信,剛出爐的公投成果成功地將當年民進黨力推的公投關到鳥籠裡去,更讓以後想要推公投案的人灰心喪志。公投即便未死,也奄奄一息了。
2007年民進黨代理主席蔡同榮推動「以台灣名義進入聯合國」和「追討國民黨不當黨產」,倡議公投與次年的總統、國會大選三合一,陳水扁總統也欣然同意,當年的民進黨被認為具有進步意識。
十五年後,當民進黨上下慶祝成功封殺公投的此刻,選民應評估:直接民主的複決機制被閹割之後,台灣民主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