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時晴〉公投不只問結果 過程也是民主

蔡又晴 / 資深媒體人 2021/12/09 16:35 點閱 1308 次

不到十天就要公投了,藍綠都已經加速動員,站在政黨的立場,都希望在公投拿下一局,接著還有台中二選區補選跟林昶佐的罷免案要忙。如果把公投當作政治競爭的一部分,那實在把民主的意義做小了。

雖然公投越來越像藍綠政治鬥爭的一部分,但或許是當中的機制不夠完善,才會讓社會討論的功能無法伸張。

說明會各言爾志

這次的四大公投案,都有辦說明會,可惜一場說明會只有兩次發言機會,一次只有十二分鐘。正反方之間,沒有互相辯論跟對話的機會,許多問題都像是在自言自語,前一位提出的問題得不到答案,後一位也沒有機會質疑數據資料,這樣的說明會其實達不到互相辯證的效果,只能算是各言爾志的談話會而已。

這次公投的經費高達十億元以上,加上整個社會跟政黨動員的成本不計其數,四個議題牽涉範圍都極為廣闊,像是核四重啟案牽涉到整個國家能源政策,又或是萊豬問題,不只涉及國人飲食健康,更被拉高到台灣是否能參與CPTPP或是台美關係的層次。

三接議題更是有藻礁的環保議題,另外還有國家天然氣發電的議題,每一案都是國家重大議題,僅僅五次的說明會,如果站在一個渴望得到更多訊息的公民角度,內容其實是非常不夠的。

官民有資源落差

政府這次是作為公投反方,因此也全力投入辯護。問題是,公投發起方如果是民間人士,會產生資源落差的問題,畢竟總統或行政院長有公家資源支持,光是搭乘行政專機或是車隊開道就能增加很多說明的機會,衍伸來的曝光時段更是有錢也沒不到的資源。既然要公投,就不該管是正方還是反方,都該盡量給予平等的機會,畢竟民主不只是投票的平等,也需要競爭的公平。

另外媒體專業的問題,一直都是台灣民主的重要議題。在這幾次說明會當中,還是出現有張冠李戴的標題,甚至都已經證實錯誤之後,依然沒有得到澄清的機會。媒體的確要對自己有更多要求,對於訊息的查證跟精準都不能鬆懈。

台灣這樣的民主國家,許多媒體在財力、人力跟物力上,跟亞洲各國相比也都不遜色。如果在國家重大公投的說明會上,還無法精準表述正反方的意見,那已經不是犯錯,而是誤導了人民投票的選項。

人民應獨立思辨

公投剩不到十天,政治人物的發言已經越來越少針對內容,反而充斥著情緒跟口號,問題是被帶動的民眾,到底有沒有認真思考當中的涵義,還是又憑著立場跟喜好來決定國家重大議題呢?

公投結果固然重要,公投過程更加重要。過程越粗糙,結果越不可信,人民反而更加撕裂,社會也會更加對立。

如果公投的結果是讓社會更加對立,那公投不是讓國家更加動亂嗎?既然認同民主價值,就更需要讓實踐民主的過程變得可行,不然只會變成打著民主反民主,而之所以會如此,恐怕就是只問結果、不問過程的每個人民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