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台灣隨機殺人事件頻傳,而多數犯人都患有精神疾病,導致大眾對精神疾病或者有相當大的誤解。今天參加《精神衛生法》修改草案的公聽會時,立委提到,《我們與惡的距離》舞台劇中有觀眾投票環節,觀眾面對「是否要對精神疾病患者去汙名化」的提問時,大多都投下了「是」。
但當面對到「是否接受精神收容場所蓋在你家隔壁」的問題時,大多數人卻又選擇了「否」。歧視就像某種潛動的暗流,靠近你我身旁時才猛然顯現。儘管數據說明,精神疾病患者僅占全國暴力犯罪被告的 0.75%,但成見總是比我們想像得根深蒂固。
此次公聽會提到許多現行制度的不足,如醫護治療與後續的社會照護中間有斷層、社工人手極端不足與等。《精神衛生法》試圖修正補足了制度面的不足,但有誰能夠真正進入病患生命的肌理?
鏡週刊文化組採訪主任胡慕情在記者手札中,紀錄台鐵殺警案犯人鄭再由的故事,以下為摘錄:鄭再由其實是非常普通的人,但失業了,抵押房子跟朋友合開公司,朋友捲款潛逃。太太傷到脊椎,導致小腿萎縮,而罹患憂鬱、躁鬱,開始反覆自殺。鄭再由為了照顧家人,借了錢去投資期貨。但他判斷失準,全部賠光光,也就是這時候,他確診了思覺失調。
這樣的記述相當重要,讓我們更加理解犯人的背景與犯罪成因。但短短幾行字,就把一個病人講完了,也符合大眾認為犯人是在「買慘」的看法。一個有血有肉的患者,究竟要多少理解,才能在他掉落在社會最深的底層前,被人接住?
1.關心精神病患 社會防護網需加強
https://anntw.com/articles/20211012-EonM
2.穿布鞋T恤執勤 烏克蘭空姐新裝
https://anntw.com/articles/20211012-coVl
3.圓規遠離秋意濃 東、北部周末氣溫降
https://anntw.com/articles/20211012-3IbN
4.(退稿,反省中)巴西總統出狂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