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氣候〉糧食系統改革 需要大刀闊斧

汪中和 /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 2021/10/12 10:38 點閱 1017 次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本月初公佈9月份全球食品價格指數,比2014~2016年基準值上漲了33%,是2011年以來的最高值;糧農組織並預測今年下半年,全球多個地區的糧食短缺問題可能進一步惡化,糧食不足的問題在規模上和程度上都會加劇,給世界的通膨現象增加壓力,也給動盪的世局添加不穩定的因素。

聯合國糧食系統峰會

在嚴峻的情勢下,9月23日召開的聯合國大會,也同步舉行有史以來的首次糧食系統峰會,主要的目的在於利用糧食與饑餓、氣候變化、貧窮等全球挑戰之間的關聯性,通過糧食系統轉型來推動聯合國專注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

召開此次峰會前,聯合國已在社區、國家和國際的多個層面進行了將近兩年的對話,全球共有4萬多人參與,分享自己的需求、挑戰和檢疫的問題,共同努力創建更永續、彈性和包容性的糧食系統。今年7月聯合國也在義大利舉辦線上線下混合型會議,為此次的峰會活動暖身。

糧食系統問題重重

的確,糧食議題蘊含著人類的生存與希望。自2020年初以來,雖然新冠疫情在現實上將世界各國相互隔離開來,聯合國希望藉由這次糧食峰會的全球參與,再度將世界緊緊連接在一起,加快行動研擬解決方案,以實現所有的永續發展目標,更迅速地從新冠疫情中恢復過來。

現今的全球糧食系統真是問題重重,食品生產、運輸、消費和浪費的方式正在破壞自然環境,導致土壤退化,造成空氣和水汙染;每年還排放了溫室氣體總量的三分之一,助長了氣候的暖化。

不僅如此,社會不公和侵犯人權的現象也普遍存在。雖然當前世界生產的食物比歷史任何時刻都多 (每年約40~50億噸),但每天仍有8億多人在挨餓,其中大多數是社會最弱勢的族群。因此聯合國舉辦糧食系統峰會是個好消息,因為全球人口預計2050年將增加到90億,食物產量勢必要增加約10億噸才能餵飽所有人。

制度與科技並重

隨著全球氣候暖化造成的高溫及缺水危機,對世界糧食安全加劇威脅。因此糧食峰會非常關注創新的技術開發和應用,也就是利用先進的遺傳工程手段,增強植物的光合效率,提高生物量和產量,來提高糧食產量和韌性,這些當然很重要。

然而藉由解決結構性障礙,如融資管道、土地權屬的法律認證、以及協助弱勢農民擺脫跨國大企業的壟斷,從根本上重新設計糧食系統,更需要得到政府的關注,並投入更多的資源。

改善糧食系統是推動永續議程的基本課題,經由循環再生、吸碳固碳的生產方式,生產健康、永續、平價且容易取得的糧食,減少食物的浪費和損失,都是國家非常迫切要推動的工作。更關鍵的,對我們臺灣正在規劃2050碳中和的國家路徑,也會帶來積極正面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