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衰退 恐致重要藥品短缺

林志怡 2021/10/11 13:27 點閱 8938 次
生物多樣性衰退影響的不只是自然景觀,還攸關人類的藥物供應鏈。(Photo by inmediahk on Flickr under CC2.0)
生物多樣性衰退影響的不只是自然景觀,還攸關人類的藥物供應鏈。(Photo by inmediahk on Flickr under CC2.0)

【台灣醒報記者林志怡綜合報導】生物多樣性衰退可能導致許多重要藥品的原料消失!青黴素、嗎啡與一些癌症化療藥劑都是來自天然環境,但科學家指出,過度開採野生藥用植物、卻沒能抑制生物滅絕的趨勢,將使人類未來能從自然環境中取得藥物的機會大幅減少。

失去物種等於失去藥物

人類目前使用的藥物中,有許多是取自自然環境,據衛報報導,WHO 統計發現,世界上 11% 的基本藥物(最有效、安全且能滿足一般民眾基本需求的藥物,如特定止痛藥、消炎藥、抗生素等)的成分來自開花植物。

此外,專家指出,植物和真菌產生的一些化學物質結構非常複雜,人類仍無法透過實驗室或工業製程複製或大量產出,如用於治療兒童白血病的長春新鹼(vincristine)和用於治療霍奇金病的長春鹼(vinblastine)等物質。

但血液常被用於疫苗與藥物純度檢測的鱟遭到過度捕撈、已屬於瀕危物種,作為化療藥物紫杉醇來源的太平洋紅豆杉也因為過度開採,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族群數量仍在不斷下滑,英國奇遊植物園生物化學研究員豪斯擔憂,若生物持續走向滅絕,未來人類將很難取得這些關鍵原料。

生物滅絕影響大

據統計,目前的物種滅絕率比自然狀態下高出 1000 至 10,000 倍,且仍在持續加速中。世界自然基金會稱,野生動物數量在不到 50 年的時間裡,減少了三分之二以上,而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估計,全球物種中有近三分之一面臨滅絕威脅。

BBC 更指出,作為 G7 中生物多樣性衰退最快地區,英國的生物多樣性較基準年(1970 年)衰退到只剩 50%,遠低於全球水平 75%。而研究人員認為,把衰退幅度控制在 10% 以內是防止世界走向生態崩潰的最底限,生物滅絕對人類生存的威脅不亞於氣候變遷。

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負責人珀維斯更強調,大自然是人類生存供應鏈的基礎,若不阻止此一趨勢,生物多樣性崩潰將對人類造成極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