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污指標上限大降 WHO:一年救百萬人

林志怡 2021/09/23 13:20 點閱 5875 次
WHO 調低空品標準閾值,盼改善人類健康。(網路截圖)
WHO 調低空品標準閾值,盼改善人類健康。(網路截圖)

【台灣醒報記者林志怡綜合報導】世界衛生組織睽違 15 年首度更新空氣品質指南,將全球空氣有害物質濃度建議從 10 微克調降為 5 微克,各國若能調低相關空氣品質規範,每年將能避免多達數百萬件、因空氣品質與懸浮微粒造成的死亡與疾病案例。

調低指標救命

WHO 的空氣品質指南旨在提供各國制定空氣品質法規時的參考依據。WHO 指出,每年有超過 700 萬人因長期曝露於空品惡劣的環境而提早死亡,且惡劣的空氣品質也會阻礙兒童的肺部發育、造成呼吸道感染並加重哮喘症狀。

對成年人而言,惡劣的空氣品質很可能會提高缺血性心臟病與中風的發生機率,並導致糖尿病與各類神經退化(阿茲海默症等)疾病。WHO 進一步解釋,本次調低的指標包含 PM2.5、PM10 等懸浮微粒、臭氧、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濃度,也將有助於緩解氣候暖化。

CNN 報導,參與指南調整的技術負責人多蘿西認為,指南更新可創改善空氣品質、維護公眾健康、減緩氣候危機的「三贏局面」,但也強調了各國政府採取緊急空品行動的必要性,也是 WHO 認為、人類從新冠肺炎疫情中快速恢復常態的關鍵之一。WHO 也呼籲各國逐步淘汰高污染的化石燃料。

專家:不夠有企圖心

但研究野火煙塵對健康影響的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氣候變化流行病學家本馬尼亞認為,WHO 在更新指南時,應該做出更有企圖心、範圍更廣大的減排規劃,並將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納入考量,且過去已有研究證明,即使空污處於最低水平,仍然會對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他也對 WHO 做出的改變表示肯定指出,指南的更新的確有助於各國政府更積極、精確的追蹤污染源,並制定因應措施,各國領導人也應注意,每個地區的空品狀況、受氣候影響程度不同,「WHO 的新指南並不是要給出一刀切的標準或解決方案」,實務上仍需視國家本身情況作出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