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來源大解放 公開來源正當道(週刊頭條 經濟學人 The Economist)

林志怡 2021/08/10 13:48 點閱 4231 次

The promise of open-source intelligence

獲取資訊的成本越來越低,衛星、地圖資料等公開來源情報(OSINT)帶來方便性,同時也為政府監控、犯罪行為提供方便的資訊管道。然而,訊息自由與解放也將揭露各種見不得光的犯罪或秘密軍事行動,讓世界變得更「公開透明」。

OSINT 的出現,使一般民眾也能輕易取得過去可能作為軍事機密的資源,如民眾習以為常的衛星影像就是其中之一。幾乎所有人都可以透過 Google Map 查看世界各地的地形與掃描資料,甚至查看油輪漏油情況、慢跑路線等。

政府也積極使用這類資料進行犯罪追蹤,如使用衛星標記非法漁船、自動進行識別等,企業甚至會透過相關資料追蹤高層商業人士的私人飛機動向,預估可能的併購與商業行為,但同時類似資料也可能意外揭發政府不法行為,比如俄國就曾被研究人員抓包,在 2014 年曾派遣戰機、擊落馬來西亞公司的客機。

自從 OSINT 帶來訊息解放後,政府不在是資訊的主導者,掌控力也相對有限,但同時犯罪者也在利用這些訊息從事犯罪規劃,甚至訊息散播。如 2013 年的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在調查後發現,犯罪者在過程中可能使用了公開來源資料散佈錯誤訊息。

然而,多數人認為,OSINT 可使國家更誠實的面對民眾,因為一般民眾有太多方式可以監督國家,新聞媒體也有多方管道來嘗試證明政府暗地裡執行的非法行為,但就更嚴重的角度來說,也可能會因為訊息過度公開,機密消息全面遭到敵國掌握,而導致國家安全遭受威脅。

另一方面,OSINT 訊息的品質與正確性也備受討論,此類資料的審查通常仰賴審查者的經驗判斷,隨使用時間拉長,研究人員勢必能夠取得一定的公信力,提供使用者參考基準,但最好的 OSINT 資訊檢驗方式還要歸回市場競爭,透過廠商間的彼此監督,確保市場產品的品質。

OSINT 的使用可說是全球性、不可逆的大趨勢,且就國家和組織層面,有望成為一股敦促政府向善的力量,提供更多元的監督管道,並降低民眾監督政府的技術門檻。

https://www.economist.com/leaders/2021/08/07/the-promise-of-open-source-intellig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