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視窗〉新冠疫情提供醫材發展良機

何其台 2021/07/19 16:23 點閱 4486 次

台灣的生技產業究竟有沒有成功機會?尤其最近高端、聯亞疫苗鬧得沸沸揚揚,國人好奇又期待,其實新藥及疫苗研發,投資龐大且變化太多,市場早被國際大藥廠把持,不如趁疫情需要,大力發展AI醫材,利潤高,且應用廣泛,又與台灣科技業軟硬體相吻合。

科技界投資生技成風

台灣科技界大老最近有不少人投入生技產業,包括郭台銘、林百里、宣明智、尹衍樑,加上台塑生醫、永豐餘生技,以及中租等大企業,紛紛注資,希望能為生技產業帶來生機,也確實解決不少生技業募資困難的問題。

新藥研發相當燒錢,不少生技公司在等三期人體試驗階段,財務不支,只好把研發成果出售給國際大藥廠,收取有限的權利金之後,勉強維持公司營運。即使新藥或疫苗第三期人體試驗過關,取得藥證,面對國際藥品的競爭,市場再大,也不一定吃得到,因為台灣並沒有足夠能力行銷藥品或疫苗。

瑞士是發展生技產業成功的國家,現在有羅氏(Roche)、諾華(Novartis)兩家國際級大藥廠,每年創造472億美元的外匯收入,幾達全國GDP的一半,但是不要忘了,這是瑞士耕勤一百年經營的成果,並不容易。

台灣強項在醫材

台灣要想發展生技產業,非常適合,但是正如現今的護國神山台積電一樣,前人灌溉50年,才能讓大樹成蔭,讓後人乘涼,現在正是生技界埋首辛勤耕耘的時候,要想收成,時間還早咧,雖然現在也有中裕、浩鼎、中天、藥華藥等諸多新藥公司,但是要想拿新藥開拓國際市場,恐怕離成功還太早。

但是AI醫材非常適合台灣發展,以醫材需要整合電子、化學、材料、資通訊、晶片,加上塑化、精密且小型化製造技術,利用AI感知器,快速反應生物各項資訊,再貯存雲端,都正好都是台灣科技界的強項,其他國家未必是競爭對手,機會太好,應該把握。

疫情提供醫材良機

台灣醫護人員水準高,國際馳名,健保署最近開始重視遠距醫療重要性,每年注資1億元,補助醫院推動醫材現代化、科技化,尤其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加上全球人口老化,遠距醫療商機無限,政府應把眼光放遠,提高補助醫療院所改善醫材設備金額,不僅可以降低醫院感染機率,也正好鼓勵生技界把握商機,擴展國際醫材市場。

一位科技界大老坦言,發展醫材10至15年,即可在國際生醫界打下江山,再以此慢慢長期培養新藥研發及推廣,才更有成功機會。否則想要一步登天,把新藥或疫苗推向國際市場,恐怕沒有想像的容易。

為山九仭,非一日之功,新冠肺炎肆虐台灣,正是政府重新審視正行生技產業政策,是否需要調整,強推疫苗或新藥,非台灣強項,困難重重,不如調整步伐,先成功發展醫材,再緩步前進,發展新藥或疫苗,應更符合台灣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