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聲遠與田中央」 落實鄉土情懷

簡秀枝 2021/06/24 15:24 點閱 3994 次

「你們都還好嗎?我們在宜蘭一切平安!」夜半時分,從手機跳出訊息,原來也是夜貓子的黃聲遠建築師,遠從宜蘭,傳來公視《建築慢慢The mindful architects》的紀錄片,作為分享。

《建築慢慢》拙樸動人

影片拍攝得唯美動人,把田中央的故事,說得很俐落,一群無可救藥的建築人,熱愛土地,在宜蘭深耕細作,文青風情,拙樸理想,溢於言表。黃聲遠在訊息之後又補充:「因為疫情,最近所有的會都消失了,睡的比較多,也專心和年輕人相處,希望對得起這塊養育我們的土壤!」

近年,台灣建築界外族入侵嚴重,挾國際知名奬項的國際建築大師,在台灣取得許多重要標案,學術性質的建築文件與模型展覽也不在少數,唯獨台灣建築界,少有機會能走出去,參與國際展演或接案,黃聲遠建築師與領航的田中央團隊,算是少數幸運兒,頻繁地帶著一路累積的建築成果,為台灣在海外爭輝。

探尋文化脈絡

謝欣志與陳芝安兩位導演認為,紀錄片工作者與建築師,本質上非常接近,都必須對生長的土地有感情,對人與環境、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觀察入微、尤其對時代發展、歷史文化脈絡,有多面向的探尋。不同的是,建築師所承受的規模、複雜度、壓力、甚至金額,都是紀錄片工作者,望塵莫及的。

兩位導演衷心希望藉由該片,讓大家走進建築殿堂,透過提問、反省,找到一個對生活的提案,對生命的追尋。

然而,在全世界都往資本化、全球化靠近,台灣建築也搭上這一波商業化的浪潮,迷失在西方流行的建築樣式中。但他們選擇拍攝的這群台灣建築師,本質上,並不甘於只侍從市場與業主的需求,他們希望與土地有更深的咬合關係,營造在地化特色、修補現代性過於均質的不足,發展出獨特而充滿地域性的風格。

建築師也體現社會性

紀錄片的另一位主角曾志偉建築師,則是以《台灣郊遊–原始感覺共同合作場域計劃》為題,代表台灣建築界,參加今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的展出。

在紀錄片中,田中央建築師黃聲遠對於現代社會發展,人口往都市集中是趨勢,頗有所感,他認為,往同一種制度集中,不該是唯一選擇,城市不是鄉的下一步,鄉也不必為了城扭曲,每一個小地方都需要相信自己能夠有自己前進的方向。黃聲遠帶領田中央團隊,急於跳脫建築是一個房子的尺度,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沒有疆域的建築形。

透過黃聲遠的帶領,從紀錄片中不難發現,建築師可以如此具有社會性。他不願意讓建築淪為商業操作,服務少數人,因此,田中央在宜蘭的案子,無論是大棚架系列、維管束系列,黃聲遠都渴望社會各個階層,留下各種可能性。

頻頻揮軍國際,為台灣爭光,對國際建築奬可有更多企圖心?黃聲遠謙虛回答,「沒有吔,做好才是真的!」對深耕過土地的黃聲遠來說,水到渠成比刻意追求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