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T傾倒證據 可解密海洋毒性累積

林志怡 2021/04/29 18:09 點閱 19840 次
DDT會透過食物鏈累積,目前已發現其與海獅的癌症有關。(網路截圖)
DDT會透過食物鏈累積,目前已發現其與海獅的癌症有關。(網路截圖)

【台灣醒報記者林志怡綜合報導】有毒化學物質DDT正在海洋生物體內累積,聖地牙哥加州大學完成了一項研究,找到過去可能作為DDT傾倒場的海洋區域,科學家認為,此一研究結果將有望用來解釋DDT對於南加州外海海洋生物及食物鏈的累積與影響。

海底成垃圾傾倒場

研究利用自主水下載具(AUV)技術以繪製海底圖,範圍介於聖卡塔利娜島和洛杉磯海岸之間,面積廣達36,000英畝,並包括《洛杉磯時報》曾報導、可能作為DDT傾倒的區域,且辨識出了多達27,000張以上的桶狀圖像。

該研究的首席科學家兼海洋物理實驗室主任特里爾指出,研究透過高解析度掃描海底,並發現一處範圍廣闊的碎片聚集地,可望作為判斷傾倒廢棄物的證據,且從調查發現的軌跡可以推測,這些廢棄物是在移動行駛的平台上反覆進行的。

《洛杉磯時報》曾報導指出,從事DDT生產的加州蒙特羅斯化學公司處置公司處理的運輸日誌顯示,從1947年到1961年,每月可能有2000桶含有DDT的污泥被倒入指定的垃圾場。其他實體的日誌還顯示,在1972年《海洋傾銷法》通過前,尚有其他公司將此區域作為海洋垃圾場。

DDT的傷害

DDT為一種對人類毒性低、但不容易降解、容易透過食物鏈累積,並具有生殖毒性與致癌性的化學物質,被WHO列為二級致癌物,曾廣泛作為合成農藥與殺蟲劑使用,目前多數地區已禁用,但少部份地區仍將DDT用於對抗瘧疾。

此外,科學家已發現海豚、海獅等海洋哺乳動物體內的DDT含量較高,且DDT很可能與海獅癌症病程相關,而化學海洋學家Lihini Aluwihare與他人的合著的研究發現,自然死亡的海豚脂肪中,含有大量DDT和其他人造物質。

Aluwihare認為人類對於DDT的了解還不夠全面,並指出南加州水域頂級獵食者中往往含有較大量的DDT,而本次研究發現的垃圾場有助於解釋這些過去的觀察結果,且DDT及其降解產物進入食物網的途徑仍然是有待探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