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旱警報早已響 綠色和平批慢半拍

臧品安 2021/04/28 13:13 點閱 3444 次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劉羿君手舉照片(2017年攝),展示與現今新竹寶山第二水庫的水量差異。(photo by臧品安/台灣醒報)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劉羿君手舉照片(2017年攝),展示與現今新竹寶山第二水庫的水量差異。(photo by臧品安/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臧品安台北報導】氣候變遷導致缺水成新常態,政府應有長期治水規劃!綠色和平28日指出,政府在2012年就應能掌握氣候變遷可能造成的用水缺口,卻無完整治水規劃。專案主任劉羿君表示,氣候變遷下缺水將成為新常態,地方政府應宣示氣候緊急狀態,以及落實投資在長期減碳及治水政策上。

旱澇交替衝擊大

「受氣候變遷影響,台灣雨季雨量將增加,乾季雨量、降雨日數則將減少。」劉羿君指出,根據經濟部水利署2012年的《台灣地區各水資源分區因應氣候變遷水資源管理調適能力綜合研究》,若氣候變遷未得緩解,2030年台灣各縣市將面臨嚴重的缺水問題,其中以台南市、高雄市的供需缺口最大,在最嚴重情境下,每日缺口分別為62、63噸。

「新竹縣市因有全台產業營收最高的新竹科學園區,缺水造成單位產值衝擊最大。」劉羿君說,研究指出,新竹縣市2030年在最嚴重情境下,將日缺20萬噸水,等值每日蒸發57.1億元新台幣,而耗水量最大的新竹科學園區,現在單日用水達15萬噸,也令人憂心新竹縣市2030年的供水能力,是否仍能扛起高耗水的半導體產業需求。

加強長期治水規劃

此外,綠色和平4月中旬訪問日月潭伊達邵碼頭周邊業者得知,該區採不定期停水,民宿業者若等到訂房當天才知道要停水,只能忍痛送客、損失自負,而不穩定的供水對於觀光旅遊業無疑是雪上加霜,且因旱象導致潭面水量減少,遊客乘船意願也下降,對於船家的生意影響極大。

劉羿君質疑,這次乾旱是10年前就該發布的緊急警報,地方政府是否因過去未達限水標準,便僥倖不做長期規劃,「等到現在事態嚴重才臨渴掘井。」她強調,省水治標,政策治本,地方政府應宣示氣候緊急狀態、加強長期治水規劃,以及訂定具體減碳、再生能源發展目標,以減緩氣候變遷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