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贊助之財團法人、公營事業高層最近掀起「被請辭」風,多位董事長、總經理被迫離職,慨嘆過程猶如「被凌遲」,接任人選又無專業背景,難以服眾,酬庸色彩濃厚,是否妥當,應徹底檢討。
公營事業成政客禁臠
據保守估計,台灣至少有59個政府贊助的財團法人,至於公營事業之多,如果用「族繁不及備載」來形容,應該不為過。每一個部會都有,例如財政部主管的中國輸出入銀行、台灣金控、台灣土地銀行、台灣煙酒公司、印刷廠,還有一銀、彰銀、華銀,台灣中小企銀、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農業信保基金、合庫。
金管會轄下有眾所皆知的「F4」,即台灣證券交易所、中華民國櫃檯買賣中心、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台灣期貨交易所、投資人保護中心、中央存款保險公司、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
國防部管轄的也不少,例如退輔會轄下,欣字輩瓦斯公司、欣欣客運,甚至連情報局還有正聲廣播公司、漢䡰電台。
交通部管轄的有台灣鐵路管理局、中華郵政、台灣港務公司、桃園國際機場公司、華航及所屬轉投資公司、陽明海運、台船。
台灣公營事業太多
經濟部轄下的國營會,最大的有台電、台糖、中油、台灣自來水工廠,這4大企業,又轉投資數不清的子、孫公司。連中國技術服務社都是中鼎、崑鼎、新鼎等上市櫃公司大股東,足以影響人事任免。
至於其他部會及各級政府所擁有的公營事業之多,實難一一臚列。這麼多的公營事業長久以來,對台灣經濟發展,當然有相當大的貢獻,但是不論政黨如何輪替,藍綠皆然,在野即高唱民營化,人事、預算公開透明化,當權之後,作風丕變,用人唯私,濫用經費預算,早已是公開的袐密。
最近公營事業高層人事「被請辭」,引發不少爭議,例如台灣中小銀董事長黃博怡「被請辭」,無奈離開,任內提拔的幹才,面臨清算命運。
台電一家轉投資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任期未滿,最近同遭「被請辭」,外傳有高層人士「要位子」,被迫離職,亦引起非議。
公營事業主管「被請辭」成風
第一金控前任董事長董瑞斌,歷練完整,行事嚴謹,深受肯定,同樣「被請辭」,離職前他慨嘆:「我不需要一個位置,我需要的是一個理由」,他為什麼「被請辭」?迄今無人告訴他原因,只能解釋有人「要位子」。
同樣即將開業的純網銀「將來銀行」總經理劉奕成,外界風風雨雨傳出有人覬覦他的位置,並且提醒他注意,果然未久,傳言成真,離開前他慨嘆「我是被請辭」。
一位公營行庫董事長「被請辭」時慨嘆:「與其被凌遲,還不如早點離開,保留一尊嚴比較好。」一語道破公營事業主管,非政府政府高層「自己人」的無奈。
公營事業,現在已成為政客們競逐的肥缺,專業、人品及經營管理能力早被束諸高閣,至於諸多政商關係良好的包商、高爾夫或運動團體、特定媒體、政團,假藉公益贊助名義,長期分食公營事業經費預算,早已是公開的祕密。
公營事業問題歸因於主政者及政客們私心自用,分贓心態作祟。至於如何改革,掌握權炳的高官,智慧、經驗均過人,豈會不知?為與不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