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從立委緋聞 看媒體的偏頗

醒報編輯部 2021/03/11 16:10 點閱 5183 次

立委王定宇因為被周刊拍到與民進黨發言人顏若芳同出一室,傳出曖昧緋聞,這原本只是政治人物的私德問題,但卻意外引爆媒體選邊大戰,過去以新聞自由為傲的台灣,媒體表現卻是大相逕庭,與綠營友善的媒體,對於王定宇的新文隻字不提,這當中的影響,恐怕比政治人物的緋聞更為嚴重。

海派不報導

王定宇是民進黨內「湧言會」的召集人,湧言會就是過去的海派,領袖是三立董事長林崑海,從三立出身的名嘴轉任政治人物或民代的也不少,像是立委林楚茵,還有內政部長徐國勇。目前湧言會的成員除了立委,還有不少各縣市的議員,政治影響力不可小覷。

媒體跟政治本來就不該魚水不分,但從這次的王定宇新聞來看,居然部分媒體是完全不報導,彷彿沒有發生過一樣,如果這些媒體過去對政治人物的緋聞都一視同仁,漠然以對,自然讓大家無話可說,可惜並非如此。那就更讓人好奇,為什麼碰到特定人物,新聞的取向會有如此大的不同?

媒體反向黨政軍

黨政軍退出媒體,是民進黨長期的訴求,當年前立委蔡同榮擔任民視董事長,也在黨內外強大的壓力下,必須辭去職位,來表示民視的公正。這麼多年來,沒想到黨政軍是退出了,換成是媒體反向介入黨政軍。

不但可以在政論節目上左右風向,更推派代表參選公職,甚至藉由媒體來決定新聞風向,這樣政媒不分的狀況,不但有害於民主政治,更可能造成後續的寒蟬效應,打壓不同意見的言論自由。

NCC當年以中天新聞比例不當裁罰,甚至成為不予續照的理由之一。如果這個判例為真,那我們更要問,為什麼現在部分媒體,可以堂而皇之規避公共議題?卻沒有受到任何主責機關的查問,這樣未來NCC的公正性不是更受質疑嗎?

拿捏尺度

媒體跟政治本來就有界限,處於制衡跟監督的角色,不能否認當中界線有時候很迷糊,過去這尺度拿捏在政媒兩者的心中,但現在台灣的社會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失衡,政媒兩界互相跨越,已經失去了媒體該有的公正與客觀,既然如此,就應該藉由更清楚的立法,來分清彼此的角色。

如果特定媒體的影響力,已經可以直達到政黨當中,這就已經影響了媒體角色,在呈現上又不能表現出媒體的專業與倫理,那這樣對台灣民主的傷害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相關單位跟政府如果不能發現問題解決,最後等到民怨爆發,恐怕到時候執政黨又要哀嘆,怎麼民意又站到了自己的對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