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省思之七》別只靠煙火導航

黃逸華 2021/02/09 10:20 點閱 5302 次

儘管凌冽寒冬,一封來自德國的求救信讓台灣人覺得特別溫暖,這是德國經濟部長的求援函,請政府協調台積電,增產車用晶片,挽救德國汽車工業於水火之中。

這是因為晶片缺貨讓德國汽車產業陷入大規模停工,狀況多嚴重?汽車大國都傳出負面消息,幾乎所有大廠全部傳出停產,甚至單一品牌下超過萬名員工放起無薪假,就算中國也不例外,媒體報導中國車廠現有庫存即將耗盡,很快就要面臨停產危機。都因車用晶片供應不足。

衰退比缺晶片實際

小小晶片就讓整個產業陷入危機,「終於知道我們重要!」有人笑著說,「不然就拿疫苗來換吧?」還有人想出妙招。被重新重視的感覺固然很棒,然而在愉悅之餘,這封信其實也傳遞出了幾個極其重要的訊息,值得產業決策者注意,不能只看到價格又翻了幾倍,爆出滿天燦爛煙火,就想要跳下來賺點機會財。

首先是危機的本質是什麼?過去一年裡,多數國家處於封城與隔離危機中,多數人選擇盡可能保留現金,買車?疫情過了再說吧。實際也是如此,歐洲汽車製造者協會(ACEA)在去年七月預測全年預測市場衰退25%,就是因為疫情。德國汽車領牌率曾創下單月同比衰退六成的驚人跌幅,美國也沒有比較好,全年衰退約二成,而全球車市衰退約16%。

當整個汽車產業滿懷悲觀預期,而且還看不到出口時,會做什麼決定?車廠自然減單,帶動供應鏈減產,供需平衡原則帶著大家走到一個相對無語的均衡點,直到有人不照武德出招——你看,又是中國!

中國逆轉上升

日經新聞分析,中國車市在政策支持下快速回暖,評估全年車市與19年相當,而且新能源車比例快速提升。這意味著,在減產的同時,有人食量不減還增加,加上網通娛樂市場需求轉強,進一步讓局面惡化。

對決策者來說這未必是好事,因為這不是常態,而是供需失衡的調整過程,晶圓產業沒辦法像口罩廠一樣瞬間放大產能,一是製程調校需時更久,再者也未必有空餘產能可以調配,於是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市場流口水,幸好大家都一樣。

擴廠等於崩盤

另一個訊息則是,全球供應鏈早已出現跨產業的緊密聯結,產業間居於宏觀均衡、微觀震蕩局面,並不是誰特別重要,而是沒有誰不重要,差別只在於這次換誰當主角而已,如果因為一封信而讓企業被短期需求迷惑而大舉投資,這樣不免掉入台灣慣見的蛋塔跟風,擴產完成之時就是價格崩盤的開始。

在工業領域,由於投入與產出必然存在的時間差,加上資本密集的特性,企業與產業僅追逐短期市場的風險將更形放大。

煙火固然美麗,但靠煙火導航,未必可以安全到達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