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閉眼的怪咖導演-陳坤厚與鍾孟宏

胡幼鳳 / 前台北電影節總監、楊士琪紀念獎主委 2021/02/07 11:32 點閱 5514 次
陳坤厚導演(左)和鍾孟宏導演(右)都是喜歡自己掌鏡的金馬獎最佳導演。(作者提供)
陳坤厚導演(左)和鍾孟宏導演(右)都是喜歡自己掌鏡的金馬獎最佳導演。(作者提供)

陳坤厚導演和鍾孟宏導演在電影圈資歷差了四十多年,兩人都是喜歡自己掌鏡的金馬獎最佳導演,也都得過最佳攝影獎。兩人近年不約而同都當起新導演的監製。鍾孟宏最近因逆境創新的精神及扶持新導演,獲選為第八屆楊士琪紀念獎得主。

兩人的風格南轅北轍,一個溫暖,一個冷冽。鍾孟宏《陽光普照》的開場是一隻手掌齊腕被斬下,掉到熱騰騰的火鍋裡,湯汁四濺,觸目驚心,這種鏡頭絕不會出現在陳坤厚的《小畢的故事》、《桂花巷》、《結婚》電影裡。

cari

可偏偏陳坤厚很欣賞鍾導,2006年當金馬獎評審團主席,看到鍾導入圍的首部紀錄片《醫生》,力挺他的創新手法,不惜和其他評審槓上,最終未果,敗給楊力州和張榮吉導的《奇蹟的夏天》,他還特別親訪鍾導鼓勵他。

感謝陳沖「激勵」

巧的是,鍾導2014年也為力挺新導演黃信堯入圍金馬劇情短片的《大佛》,苦戰其他金馬評審,評審們受不了,只好請評審團主席陳沖坐在他旁邊「鎮壓」。鍾導說:「我要感謝陳沖,是她激勵我去當監製的。」

陳沖苦勸:「拜託你別再挺《大佛》了,製作水平實在太差了。」鍾導明知《大佛》製作粗糙,但愛其創意,力挺也只得兩票。頒獎典禮後,他主動找黃信堯合作,把短片拍成長片《大佛普拉斯》,自己擔任監製、攝影師、編劇,全方位改善製作品質。

2017年黃信堯的劇情長片《大佛普拉斯》終於得到了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入圍了10項金馬獎,黃信堯贏得了金馬最佳新導演、影片攝影中島長雄(鍾導化名)也獲得了最佳攝影獎。

cari

鍾導惜才的執著,我是領教過的,2011年台北電影節邀他當國際青年導演競賽評審,五位評審討論結果出爐,得獎名單已定,但他堅持要給一部專拍光影的西班牙藝術電影「然後,有了光」一個獎,不給獎不罷休。天黑了,其他評審投降,給了西班牙片一個評審團推荐獎。他說:「這種冷門主題藝術電影已經肯定不會有市場的,若影展還不能給他一點鼓勵,我覺得說不過去。」

鍾導心中的兩面刃

鍾導後來還陸續為其他新導演黃榮昇的《小美》、張耀升的《腿》「全套服務」,他說:「這是兩面刃,每個創作者都有尊嚴,應對進退要注意,有時我擔心給得太多,人家只要吃一碗白飯就不要幫他加上海鮮,這不是他要的。我也擔心給得不夠,如何不要逾越分際頗費思量。」

陳坤厚導演安慰鍾導「完全無需罣礙,你是看他有東西才給,給了就是給了。」陳導在《小畢的故事》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後,還去當《兒子的大玩偶》新導演萬仁、曾壯祥的攝影師。他說:「我統籌視覺美學,為三段式電影統一風格,幫新導演達成他們想表達的。」

這番話很引起鍾導的共鳴,「對,我是看到他們有東西,想上去,自己也曾有過「上不去」的痛苦經驗。我現在有些資源可以給,初衷就是希望他們的作品被更多人看到。」

cari

最近陳導擔任青年導演陳志漢紀錄片《回眸》的監製,陳志漢著墨臨終關懷的冷門議題,陳導覺得正是台灣老齡化社會所需,就挺身而出為他找錢、找資源。

兩位金獎攝影師出身命運大不同,陳導是台灣傳統師徒制出身的,一退伍就到中影工作,一路扶搖直上。而鍾導是交大電腦工程系畢業去學攝影,卻被力求比例完美的老師嫌到爆,苦勸他乖乖回去當工程師就好,不料後來他竟憑著拍的照片申請上了芝加哥藝術學院,紮實的學院訓練,讓他學到電影有很多實驗可能。鍾導返國卻正逢台灣電影在谷底,只好先拍廣告維生。靠廣告養電影夢,終於踏上不歸路,現在專心拍電影,千山獨行,不可不謂崎嶇。

怕錯過老天的禮物

又當攝影師又當導演,兩人透露成功秘訣都在於「不閉眼睛」。陳導認為人文的溫度很重要,鍾導則認為「同理心」是關鍵。

陳導說遠赴外景地車程即使十小時,他沿途從不睡覺,「尤其是小鎮小路,一景一物我全都存檔記在腦中。」

鍾導說拍戲空檔時,他的思緒與眼睛都不關閉,觀察周遭演員都在最放鬆的狀態下休息、喝水或抽煙,正是他鏡頭想捕捉的最自然表演。

「閉上眼,就會錯過上天送的禮物」,有一次他在拍一場小巨蛋的外景,下午四點鐘,陽光突然穿雲而來,照在鄰近大樓的玻璃帷幕上,瞬間點石成金,仿如上天送來的禮物,把這稍縱即逝的瞬間拍下來,是他終身難忘的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