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林意玲(台灣醒報社長)
與談人:汪中和(中研院地球科學所兼任研究員)
賈新興(天氣風險公司總監)
文字整理:張庭維
主持人(以下簡稱「問」):這段時間台灣冬天的氣候就像是雲霄飛車,有時候熱的不得了,有的時候卻又冷到不行。最近幾波的冷氣團,民眾都特別有感,紛紛把厚衣服拿出來穿,但隔沒幾天又熱到不行,這中間冷熱的溫度落差非常大。
暖化竟然也會冷,可以說把極端氣候形態表露無遺。民眾要如何因應這樣極端的天氣?請汪教授分析。
極端天氣狀態
汪中和:今年已經有三波寒潮來襲,後續不曉得會不會還有。依照過去的經驗,到三月上旬都會有寒潮發生。主持人提到一個很好問題,在全球暖化的環境裡面,我們居然還有這麼冷的冬天?這其實是正常的,因為全球暖化讓天氣變得很極端,會出現極端熱,或極端冷的狀態。
但冷的幅度並沒有過去強,而且頻率也比過去少,因為熱的天氣太長,也太強大了。所以對照起來,冷的天氣就相對變少,就像這一波從去12月底,到今年1月初的寒流,溫度竟然下降幅度超過17度,所以大家的感覺才會這麼強烈。
溫差起伏17度
過去的冬天的氣溫是從冷到很冷,溫度的起伏沒有這幾次這麼大,動輒10幾度的溫差,也是氣候暖化極端性氣候,非常明顯的狀況。其實寒潮在台灣過去是很常見的。
在我自己的一生裡面,就經歷非常多個寒冷的冬天,最冷的其實是1963年的一次。但是隨著氣候暖化,我自己就已經感覺到,冬天真的是愈來愈不冷了,然後可怕的是,夏天變得愈來愈熱。
問:所以這一波的寒潮其實不是破紀錄的冷,大家會如此有感,是因為它的溫差上下大到相差17度,所以忽冷忽熱的感覺滿強烈的,導致今天穿夏天的衣服,明天又得穿冬天的厚外套,這種情況實屬罕見。請賈博士分析。
冷熱溫差起伏太大
賈新興:今年的寒潮其實是跟氣候的特性比較有關,在前兩個冬季,就是2018、2019年的冬季是破紀錄偏暖的冬天。緊接著從去年底到現在為止,特別是1月7日到10日這一波的寒流,大家都感覺到冷的程度非常的強,最主要是因為冷熱的差別太大。
而人體可能沒有辦法去分辨,到底7.6度跟4.6度,是哪個比較冷?從記錄上來看,2016年1月24日台北的低溫是4點多度,而這次的寒流,台北大概7點多度,所以嚴格來講,以冷的程度來看,並沒有比2016年冷。
今年寒流不算特別冷
我以今年1月8日寒流來襲時的五股作為例子,它有長達70個小時以上,最低溫都是在10度以下,2016年當也是長達70個小時都在低溫的天氣中,且氣溫更低,所以嚴格來講,今年初的這波寒流,並沒有特別的冷。
而且每個人對冷的感受不同,就資料上來看,在暖化之下,與過去兩三年的冬天相比,今年的冬天是有比較冷一點,但若從歷史上面來看,臺北市最低溫發生在1963年,那時低溫只有零下0.1度左右,而且1月31天當中,至少有28天是這樣的低溫天氣,這是我們現在無法想像的。
問:歸納幾個重點,一個就是過去兩個冬天都是暖冬,所以大家都很習慣比較熱的冬天,還沒有準備要迎接寒流的到來;再來是兩位專家都有提到的,若是長時間持續在一個低溫的狀態,那民眾感受就還好,因為會逐漸習慣,但這陣子是短時間內氣溫忽高忽低,所以就會覺得說天氣特別的冷,但其實從數據上來看反而還比以前熱。
但不論如何,這樣的冷還滿多人喜歡的,畢竟已經熱太久了,也趁這時候可以把衣櫥裡的厚衣服拿出來穿,再也請汪老師幫我們補充一下,1963年台灣的冬天到底是怎麼樣的寒冷法?
1963年寒冬回憶
汪中和:過去半世紀在臺灣歷史上最冷的寒潮,發生在1963年,那時候我剛讀初二,我的印象非常深刻,那一年非常的冷,1月有28天氣溫都在10度以下,那剩下來的幾天,也都還是在13度以下,是非常寒冷的一個冬天。我還記得當年因為物資比較缺乏,大家生活比較苦,上學的時候很多,比較窮苦的同學都是打赤腳,所以他們腳底的凍瘡都很嚴重。
1963年其實從12月就開始變冷,1月是最冷的時候,一直冷到放寒假完還是沒有什麼回溫,冷到我們開學。所以1963年的冬天真的是我有記憶以來最冷的冬天,我一輩子都忘不了。
問:謝謝汪老師分享58年前的回憶,58年前的那種寒冷是要生凍瘡的冷。長時間的冷倒是比較好適應,不過近期台灣的天氣就像雲霄飛車,每隔幾天就冷一下,冷沒多久又變熱,真的讓人很難適應。先請賈博士分析。
暖化打亂了大氣循環
賈新興:以冬天的天氣系統來講,過往通常可能3到5天就會有一個循環,冷空氣南下影響台灣溫度下降,然後之後回暖,然後再度下降,這是過去冬天天氣的一種規律性。但全球暖化之後,整個大氣的步調亂了,所以往常冬天的感覺慢慢就不見了。
也回應所謂暖化跟寒化的問題,其實是因為全球暖化之下,會有極端高溫跟極端低溫的事件出現,但極端低溫發生的機率相對比較低,但是不代表不會冷,所以我覺得這要留意的地方。
掌握正確氣溫資訊
再來從冬天天氣預報的角度來看,冬天的溫度的可被預測性,其實比降雨機率還要準確,如果回顧像2016年的霸王級寒流,或者是今年的這一波的寒流,基本上,在5到7天左右都可以預測到,只是說實際溫度到底會多低?可能要再近一點才能預測。
所以在此也要提醒民眾,面對冬天這種氣溫起起伏伏的變化,其實在科學上,是已經能掌握得很精準的,只是在經過各家媒體報導後,有一些都太浮誇的加油添醋,可能也導致民眾會錯估情勢。好在醒報這邊的資訊相對來講是很平實的報導,因此掌握正確資訊來源,面對冬天起伏的氣溫,並不會太難。
未落實防寒措施
我其實也一直很好奇,因為這一波的寒流來襲,事後看到報導大概有200多個人,抵禦不了寒流而身亡,當然這其中有很多因素影響,但寒流氣溫很低這些資訊,都是已經可以被事前預警的,卻還是有多人因此傷亡,是比較令人訝異的。
所以也要特別提醒,農漁養殖業,以及比較脆弱的老人、小孩或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都要特別留意保暖的重要,我們也要時刻關注一下身邊的家人,特別留意長輩、孩童的身心狀況。有些人可能不知道自己已經有一些心血管疾病或慢性病,所以平常也要定期做健康檢查,了解身體狀況。
溫度較低的時候,也要注意自己的生活起居問題,還有作息也要特別留意,特別是在這種溫度起伏比較大的冬季,也容易有感冒的問題,作息正常、保暖搭配適度運動,讓自己能保持一個健康的狀態。
問:請教汪老師,您認為該如何因應高低起伏這麼大的天氣?
濕冷、乾冷體感差異大
汪中和:就像剛剛賈老師說的,其實現在我們的氣象預報非常精準,民眾可以事先就得知未來一周的天氣狀況,只是說我們可能往往會輕忽;另外一點就是我們要特別提防這種像雲霄飛車的極端天氣變化,最近幾波的冷空氣,差不多就是3到5天就是一個循環,以至於氣溫不斷忽冷忽熱。
還有要特別小心會不會有水氣的問題,因為如果水氣豐沛的時候,再碰到寒潮,就很容易下雪或者下霰,像是2016年,當時臺北氣溫只有4度左右,也形成難得見到得冰珠,而水氣豐沛又加上低溫,也會讓我們人體的感覺會更強烈。
剛提到1963年雖然氣溫雖然很低,但那一年是台灣的大乾旱年,台灣的溫度特別的低,可是並沒有下雪,因為水氣不足,所以對於人體的感受上來講,就不會如濕冷那麼的難受。
回顧古氣候,台灣過去下雪的情況,隨著寒潮而來是很普遍的,只是現在水氣越來越少,對我們台灣水資源其實也是一個傷害。
問:最後一個短問題請教,感覺這一波的寒流比較乾一點,比較像大陸型氣候,有點像是在美國的時候,乾冷的感覺而不是濕冷,剛剛汪老師也提到,濕冷會讓人感覺更冷,乾冷就比較舒適一些,只要不下雨都很好。然而,乾冷卻又對我們的農作物和水資源不利?
乾冷不利農務灌溉
賈新興:在今年1月7日開始到10日的那波冷空氣,相對來講水氣是比較多的,因此在台灣高山地區也下了很多雪,然後在10日、11日,因為輻射冷卻的關係,氣溫又變得更低,人的體感溫度也更低,卻轉為乾冷。但乾冷卻又對我們水資源的儲蓄,以及農作的灌溉上較不利,這真的是很兩難的問題。
在這種極端天氣的影響之下,這種氣溫不按牌理出牌的機會跟頻率只會越來越高,越來越明顯。當然,我們現在可以從一些預測的資訊,去掌握到天氣的變化,不管是短期的天氣預報,或是中短期的氣候的預測等,只是掌握到資訊後,有沒有提早預作準備,這才是比較重要的。
問:非常謝謝兩位專家學者給我們寶貴的提醒跟意見。基本上,今年的冬天可以讓我們好好的體驗一下冷的感覺,把一些厚衣服拿出來穿一穿,但千萬不要忘記保暖,也要關注家中長輩們身體狀況,有慢性疾病的人恐怕也要多加留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