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時間內寫同一位鋼琴家兩次,對我來說不是太尋常的情況。但因為新冠肺炎的緣故,因此留在台灣的美籍台裔鋼琴家周善祥(Kit Armstrong)演出了一場偉大神奇的巴哈《郭德堡變奏曲》,我必須記述下來。
周善祥「意外加演」
對台灣愛樂者而言,周善祥這場加演就像是老天的眷顧安排。《MUZIK古典樂刊》創辦人孫家璁就說,疫情的影響也非全然都是負面的,像是周善祥因為本來排定的歐洲巡演都取消了,決定在台灣多待一陣子,就加開了音樂會。對我而言,這場「意外加演」,卻是我二十幾年聆聽現場的「意外驚喜」。
在我古典音樂聆聽生涯中,聽過許多精湛美好的鋼琴獨奏會(當然慘不忍睹的也有不少),然而像那一晚音樂會那樣的經驗非常少見。如我先前提過,顧爾德(Glenn Gould)的《郭德堡變奏曲》,典型在夙昔,周善祥居然還能演奏出毫不遜色,分庭抗禮的另一種典型,絕對是讓人震驚的時刻。
與顧德爾平行
自從顧爾德之後,除了老前輩肯普夫,幾乎無人不受他影響,太多版本不是顧爾德的追隨者,就是顧爾德的對抗者。只有周善祥是顧德爾的平行單位。我的聆聽感受是:周善祥對巴哈,對這首曲子,顯然已完全參透,演奏九十分鐘,反覆樂段一個不少,但是每個變奏都很有個性,而且,沒有抄襲任何人。
我要特別提在許多變奏,例如第四、第五變奏,甚至一直持續到最後兩三個變奏,周善祥的彈奏可以將聽者帶至「狂喜」(ecstasy)之境。他技巧已然到了隨心所欲,完全沒有失誤,節奏非常個人,彈法非常自由。在部分樂段,他意隨心轉,手指、手臂甚至整個身體都隨著音樂動起來,也帶動了聽者進入他的世界。
要知道,顧爾德的經典版本(1981年版),演奏了51分鐘,那是生氣盎然,睥睨一切之上的大千世界。周善祥2021年的現場則演奏了90分鐘,反覆樂段全部演奏,也構築起清新大器、花團錦簇的庭園,雖然足足比顧爾德版多了將近四十分鐘,但絲毫不會覺得冗長難耐。
布蘭德爾的關門弟子
在周善祥十來歲的時候,鋼琴大師布蘭德爾破例收他為關門弟子(兩人的互動可見於紀錄片《點燃鋼琴凳》),賞識與愛護溢於言表。布蘭德爾說,原本自己不打算再收徒,但是聽了周善祥演奏蕭邦的降B大調夜曲(居然是蕭邦!),改變了想法,他對自己說:「我必須為他(周善祥)多留在世界上一點時間。」
在那幾年,已經退休的布蘭德爾傾囊相授,對周善祥絕對是醍醐灌頂。要知道,布蘭德爾的巴哈、莫札特、貝多芬與舒伯特,都是當代數一數二的佼佼者,但他居然盛讚周善祥「他是天生演奏巴哈的人」,也驚歎周超絕的記憶力與穿透曲譜的視野。
天生演奏巴哈的人
布蘭德爾甚至說,跟周善祥工作,「你可以略為體會莫札特或巴哈是如何在作曲時保持絕佳的清明心智」--如同我對他們這些「天才」的感受。這是一段美好的師徒緣分,也是鋼琴演奏史的珍貴紀錄。周善祥這樣的天才,能夠在年輕的時候遇到布蘭德爾,習得了大師清澄的琴音與透徹的思考。
而布蘭德爾慧眼獨具,除了指引周善祥保留住清明無垢的樂思,更點誘出他內心深處的熱情:「(演奏時)要像鋼琴凳子著火一樣!」這對一派從容的天才來說,毋寧是非常珍貴的點石成金。